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师生园地

【校园展厅】广播台校友返校话成长

【编者按】“师生园地”设情感驿站、时事茶座、校园展厅、文艺花园、别样征途、中外书架等栏目。敬请广大师生及校友关注并投稿。投稿邮箱:xndxxbjzt@163.com(稿件请注明姓名学院专业班级联系方式等信息)


“广播台给我的第一份礼物,是敢在陌生人面前开口。”11月3日下午,位于北校三教顶楼的广播台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归人”——葡萄酒学院2012届毕业生、原广播台播音员王家明。他以“从葡酒学院到美国职场”为主线,与学弟学妹们分享个人成长经历与留学感悟。

王家明学长解答学弟学妹问题.jpg

王家明与凤岗通讯社学弟学妹交流

秋日的阳光透过窗,落在熟悉的调音台上。“2009年加入广播台,一直到大四。”王家明的声音温和而笃定,仿佛时间并未走远。他将那段时光视为个人成长的基石与探索的起点。

葡萄酒学院的辩论赛、足球联赛、接待台湾学生的冬令营,都成了他“开口”的素材库。在这里,他学会待人接物,锻炼表达,遇见志同道合的伙伴与师长。正是那些对着话筒说话的日子,塑造了他如今清晰、真诚、有力的沟通方式,看不见,却为日后申博面试、职场汇报提供持续养分。

“那并非一时冲动,而是一场‘早有预谋’的远行。”正是这份入学之初便深植于心的目标感,让他大学四年的所有努力都有了明确的方向。2013年王家明成功依托学校平台,申请到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名额,远赴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直博。

谈及如何实现目标,王家明没有空谈理想,而是与学弟学妹们分享了自己备考GRE和托福时那段“为目标全力以赴”的岁月:备考时翻烂的单词书、被搓白的校园卡(用于遮挡单词自测),以及临考前三个月“不洗澡不理发”的专注……他强调:“语言只是第一张船票,真正的风浪在后面。关键是学会慢慢适应。”他将过往艰辛轻描淡写,却让在场学子深刻体会到,目标是远方的灯塔,而坚持是渡海的舟楫。

博士毕业后,王家明先入职美国葡萄酒企业,后迁居加拿大多伦多深耕近十年,如今定居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并成功实现了从葡萄酒到烟草行业的跨界转型。“专业只是起点,核心能力才是通行证。”在他看来,大学最宝贵的不是知识边界,而是“敢闯”的心态,“大学就是要勇于‘多体验’,不要将自己局限在单一专业里。要明确自己想要什么,然后不顾一切地去实现。”

整场分享会,王家明始终将成就归功于母校平台的培养与个人的“幸运”,他用自身经历书写出一个关于目标感、执行力与跨界勇气的生动故事。

交流结束,凤岗通讯社全体参与人员与王家明合影留念,镜头定格的一瞬,仿佛也定格了一段跨越时空的回应:关于成长,关于选择,更关于从一只话筒出发,奔赴更广阔世界的初心与远方。

王家明学长和凤岗成员合影.jpg

王家明(右三)与凤岗通讯社成员合影

作者简介:黄珂,2025级人文社会发展学院研究生

常孟,2025级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研究生

张刚,2025级水土保持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

宗雪,2024级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

编发:刘佳倩

编辑:朱若璇

终审: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