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师生园地

【校园展厅】一线观察:企业招聘偏好与毕业生成长启示

【编者按】“师生园地”设情感驿站、时事茶座、校园展厅、文艺花园、别样征途、中外书架等栏目。敬请广大师生及校友关注并投稿。投稿邮箱:xndxxbjzt@163.com(稿件请注明姓名学院专业班级联系方式等信息)


在就业市场双向选择的浪潮中,企业究竟以何种标准筛选人才?毕业生又该如何找准方向、精准发力?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与企业招聘负责人陈兆辉经理及刚经历求职季的林学硕士郭语桐展开深度对话,为大家梳理最鲜活的一线观察。

企业招聘:实习经历是点睛之笔

谈及招聘时最看重的素质,企业招聘负责人陈兆辉经理直言,能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的实践能力是核心考量。他举例道:“以研发岗为例,有参与过相似项目制实习、能熟练运用对应技术的求职者,会让我们眼前一亮。”除此之外,绩点、社团经历、奖学金等荣誉,同样是企业衡量候选人的重要参考。

不过陈兆辉也补充说明,企业不会用“一刀切”的标准评判所有求职者。“有的学生深耕学业、成绩优异,有的则专注实践、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这两种成长路径都值得肯定。”他表示,企业最终会通过线下面试,结合候选人的实际能力与经历定岗定薪,确保人岗精准匹配,让每个有潜力的求职者都能找到合适的位置。

针对简历制作,陈兆辉认为:“专业背景和成绩只是基础门槛,真正能打动我们的,是候选人在实践中展现出的思考深度和责任担当。”他建议毕业生在简历中详细呈现主动发起或深度参与的实践项目,用具体成果说话,比如项目成果、数据反馈等,这样能大幅提升竞争力。同时,明确的职业目标也不可或缺,“这能让我们看到你的规划能力和求职诚意,比空泛的表述更有说服力。”

在双选会现场,薪资待遇与晋升路径是毕业生咨询频率最高的问题,这也直观反映出应届生对个人职业发展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高度关注。结合过往招聘经验,陈兆辉对我校毕业生给予了高度评价:“西农学子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都很突出,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快,入职后往往能快速融入工作节奏。”

最后,陈兆辉给应届生送上了务实的建议:“大胆投递简历,多积累实践经历,遇到疑问就主动请教。刚毕业时的焦虑都是阶段性的,不必过分担忧,脚踏实地去尝试就好。”


硕士毕业生的求职感悟:重视学生干部经历,早规划竞争力根基

来自林学院的硕士郭语桐,在双选会筹备阶段就着重打磨简历内容,力求呈现最全面的自己。回顾求职历程,她对大一大二的学弟学妹提出了中肯建议:“一定要尽早争取学生干部经历,比如竞选学生会部长这类职务。企业招聘时,很看重这类经历背后体现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责任意识,在激烈的竞争中,这会成为你脱颖而出的重要优势。”

郭语桐坦言,当前就业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我投递的很多岗位,都有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竞争,稍不注意就会被淘汰。”因此,她强调提前积累差异化经历的重要性:“从大一开始就要有规划,多参与各类竞赛、实习或科研项目,这些经历都会成为你求职路上的‘敲门砖’,帮你在众多候选人中站稳脚跟。”

作者简介:于鹤园,资环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专业25级本科生

徐爽,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5级本科生

雷玥,风景园林艺术学院25级研究生

编发:潘安琪

编辑:万玲

终审: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