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一周一师】(40)李厚华:腹有诗书气自华

  大学毕业后在园林局上了5年班,后又自费去德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8年,最终选择来校从事教书育人工作。他就是有着24年党龄的中共党员、风景园林艺术学院教授李厚华。

因材施教很重要

  李厚华于2009年来校工作,起初主要承担动物科技学院草业科学专业“地被植物”课程的教学工作。

  “虽然接受了培训,也听过别的老师上课,但真正拿起教鞭,还是觉得生疏,缺乏经验。” 李厚华说,最大的问题在于按照教园林学生的方法给动科学院学生上课。比如同样学植物,园林学生和动科学生的需求截然不同。园林侧重观赏,而动科学生更侧重植物营养与保健。发现问题后,李厚华立即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在讲植物保健功能知识点的时候,他就会加大这部分比重,并结合实例加深同学们对知识点的掌握。“为什么圈养动物比草原上放牧的动物更容易产生疾病?就是因为草原上的蒲公英、蛇莓、苦菜等植物具有药用功能,动物吃了会起到预防和治疗的作用。”如果遇到比较专业的知识,李厚华不仅认真查阅相关资料,还主动向动科学院的老师请教。

  随着教学工作的深入,李厚华开始承担本科生“园林植物栽培”“园林苗圃学”“园林植物造景”和研究生“园林植物分子生物技术”“风景园林研究进展”课程。无论承担什么课程,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李厚华始终将因材施教的理念贯穿其中。

  “园林苗圃学”是针对园林专业和园艺学院观赏园艺专业开设的课程。同一门课、同样的教材,两个专业讲解的重点又有区别。比如大树移植,园林专业的学生有大树移植实践课,而园艺学院的学生则没有。为了让同学们掌握好大树移植的要点,李厚华自己把园林专业大树移植实践课拍成视频,给园艺学院学生上课的时候播放。在讲到栽培学知识点的时候,因为园林的学生已经接触过类似的课程,所以上课的时候只是提纲挈领讲一下,而园艺的学生则要认真讲解。

  园艺1504班曹晓宇同学告诉记者,李厚华老师讲课思路清晰、形式多样,善于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及生动形象的事例,将晦涩难懂的理论形象化、具体化,让大家在学习的同时真正做到理解和掌握。该班夏润同学表示,李厚华讲课不仅局限于书本,还为大家补充了经济学、植物栽培学等方面的知识,对日后工作发展与知识储备都非常有用。

素质教育不能少

  在教学科研过程中,李厚华发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花卉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庭院、阳台、卧室栽植花卉已成为时尚和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大部分人对花卉又不是很了解。于是,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李厚华认为,应该尽自己最大可能提升学子综合素养。于是,他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花卉与健康”公共选修课,受到同学们热烈欢迎,每学期选课人数平均在200-400人之间。这也是全国首家开设“花卉与健康”公共选修课。

  起初,李厚华将自己所思所想整理成课件供上课用。后来,为了更好地做好公共选修课教学,他又将教学资料整理并主编出版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花卉与健康》一书。该书共九章、二十四万六千多字,详细介绍了花卉的药用、食用、饮用、美容、居室保健、生态等功能及其与健康的关系。除了文字,书本里花卉的照片、插图都来源于李厚华及学生的拍摄和手绘。

  “之所以花费这么大精力开展‘花卉与健康’公共选修课教学,就是觉得,作为农林院校的学子,应该具备这方面的基本素养,这也是现实需要。”

  李厚华告诉记者,一次,一位曾上过“花卉与健康”公共选修课、毕业后到电力局工作的学生打电话给他,和他说了一件事,对他触动挺大。一次,单位要进行“国庆花坛”布展,虽然该学生学的是能源专业,但单位领导还是把布展的工作交给他负责。“在领导心里,西农毕业的学生就应该是植物方面的专家。”学生说。

  俗话说:“艺多不压身”。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李厚华就把诸如此类的事例讲给学生听。因为发生在自己的学长身上,学生们更容易接受。

  创新1601班王定一同学表示,李厚华老师平易近人,讲课亲切有趣。通过“花卉与健康课”学习,不仅认识了多种多样的花卉及其药用、食用价值,还学习了一些景观设计的理念,受益匪浅。

批判性思维不可缺

   “同学们,这个设计有什么好的地方?”

   “哪位同学回答一下,这个设计有什么缺点?”

  ……

  李厚华的课堂上,这样的提问有很多,每名学生都会被点到。如果自己回答不上来,还可以找别的同学回答。这样不仅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同学们学习积极性,还有利于培养大家勇于表达、学思并重的能力。

  “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李厚华强调,“但要想批判别人,首先要有敢于怀疑的态度,更重要的,你自己水平要高。”

  要有高水平,不是一天两天能做到,需要多学多看、日积月累。李厚华总是叮嘱学生,要认清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作为农林院校的学生,植物就是优势。因此,同学们一定要利用好学校优势,多认识植物,掌握植物习性。

  因为工作的原因,李厚华参加过许多设计的评审。好多设计看着漂亮,但不实用。他就把这些案例在课堂上讲给学生听。

  “大家看这个设计,紫薇搭配雪松非常好,但把紫薇设计到雪松后面就有问题了,因为雪松会把紫薇挡住。”“这个设计就有点想当然了,居然在陕北地区设计种植桂花树!” “这个设计居然没有行道树。你在7月份太阳最晒的时候到没有行道树的路上走走试试,同学们可不能犯这种低级错误。”

  除了案例,教学课件里图片的大量运用也是李厚华教学的显著特点。有时一个教学课件,仅图片就有上百张。“我觉得上课就像是看风景,老师就是讲解员。通过看图与讲解,同学们对知识点更容易掌握。然而,任何一个设计都不可能十全十美。看图的过程也是大家质疑、讨论的过程,有利于大家学以致用。”

  园林1403班张晓莉同学告诉记者:“李老师为人和善、学识渊博,对我们很关心,善于发现我们的闪光点。在李老师授课过程中,同学们不仅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也懂得了科学探索的艰辛。我们从他那里学到的不仅仅是科学文化知识,更有学习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

文化传承不能丢

  《咏梅诗词精选》《咏牡丹诗词精选》《历代咏桃诗词选》《百花诗谱》……无论是家里还是办公室,李厚华的书架上,总少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书籍。在李厚华看来,没有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底,就设计不出一流园林植物景观。

  “田忌赛马”“桃花源记”“晏子使楚”……在李厚华的课堂上,一个个熟悉的文化经典如数家珍、信手拈来。所举的事例与所讲授的内容完美契合,让同学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享受一种文化的饕餮盛宴。

  除了教学,李厚华还从事园林植物花色育种与基因工程、园林植物保健功能、植物景观设计的研究工作,主要的研究对象是海棠、牡丹。

  “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讲授牡丹的时候,李厚华会结合这句古诗讲授花色,顺便会讲到这首诗引发的文字狱,扩充同学们知识面,提升大家的文化素养。为了讲好海棠,李厚华搜集精选了从《山海经》《诗经》起一直到近现代有关海棠的诗词歌赋和艺术品图片,主编出版了《海棠诗词与文化》一书。

  “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结合教学科研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是每一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李厚华说,如果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作品没有文化底蕴,作品就没有生命力。 

  采访最后,李厚华表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和学校教学名师相比,我还有很大差距。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探索、改进提高,为更好地培养优秀创新型人才奉献自己的力量。”

编辑:张晴

终审:闫祖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