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中国青年报》头版头条刊发《在火热实践中锤炼青春本色——2025年“青马工程”社会实践侧记》专题报道,介绍了我校“青马工程”相关做法。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是共青团为党育人的战略性、引领性、标志性举措。长期以来,我校“青马工程”已连续举办17期,累计培养学员3300余名,逐步构建起“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四位一体的全链条培养体系,打造“专家讲师+指导教师+朋辈辅导员”协同育人的三维师资队伍。学员在理论培训中品味真理之甘、追寻信仰之源、传播青年之声,在社会实践中奔赴基层一线、走进产业前沿、践行青春担当。
“青马工程”始终坚持把社会实践作为锤炼学员党性修养、提升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校团委坚持把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有机统一,一批批“青马工程”学员立足专业所长,深入乡村振兴一线、产业革新前沿和基层治理阵地,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淬炼青春、建功立业,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中彰显青年担当。
2019年,在陕西省吴堡县开展的定点帮扶实践活动中,“青马工程”学员在陕北革命老区通过入户走访、座谈调研和实地考察,发现当地羊产业受困于家庭散养模式、饲草资源短缺、物流成本高昂等瓶颈,以及作为支柱农产品的红枣长期面临销路不畅、价格低迷等问题。通过深入调研,学员们形成产业发展报告,提交给地方政府及校内产业研究院。次年,学员们创新打造“红枣羊”特色养殖模式,推出红枣发酵饲料,并建立“技术回访日”长效机制,实现从短期帮扶到可持续赋能的转变,切实推动当地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

编辑:张晴
终审:刘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