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总结凝练项目研究成果,梳理交流项目执行经验,明确下一步工作重点,5月8至10日,由我校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山羊湖羊新品种新品系培育及良种扩繁”项目中期推进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安徽合肥召开。
项目首席、我校动物科技学院陈玉林教授,以及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安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多所高校院所的课题负责人、项目骨干共8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相涛教授、华中农业大学赵书红教授、中国农业大学王军军教授、孙东晓教授、兰州大学李发弟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小龙教授作为咨询专家出席此次推进会。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项目专员杨甜、项目流动专员蒋立和张志飞、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江海洋教授等多位领导参会指导。
开幕式上,江海洋副校长对与会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并向大家介绍了安徽农业大学的历史沿革。江海洋指出本项目聚焦山羊、湖羊种质资源创新与良种高效扩繁,是破解我国羊种业“卡脖子”的关键举措。呼吁各参与单位紧密协作,落实管理要求,形成高质量标志性成果,为我国羊种业自立自强作出更大贡献!杨甜专员强调项目执行要始终聚焦产业需求、强化目标导向,恪守学术诚信、注重成果落地转化;并建议做好自查工作。同时,为响应科技成果服务于产业发展的号召,项目成果绵羊50 K液相育种芯片“中羊一号”在会上正式发布。
项目负责人陈玉林教授做了总体报告,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马月辉研究员、安徽农业大学张子军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聪副教授、内蒙古农业大学苏蕊教授及中国农业大学罗海玲教授分别针对各承担课题的考核指标完成情况、主要研究进展、标志性成果凝练、存在问题及建议和下一步工作计划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汇报。
项目咨询专家组对项目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给予高度评价,逐一对课题进行了详细点评,并强调始终要以新品种(系)培育为核心、技术突破为支撑、多方协同为保障,推动绵、山羊育种向精准化、智能化、可持续化方向发展。后续需重点关注遗传评估模型优化、标志性成果凝练、技术成果落地转化,确保项目成果兼具科学价值与产业应用潜力。
此外,会议特邀兰州大学李发弟教授对项目实施与管理经验做了专题分享,特别设置了“共性技术研发与应用”和“新品种(系)选育进展”2个专题研讨,为项目高质量完成做了强有力保障。
本次推进会的成功召开,进一步明确了下一步的研究重点与攻坚方向,为项目的高质量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编辑:张晴
终审:刘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