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第十二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暨陕西省第七届丝绸之路青年学者论坛分论坛于11月20日在交流中心开幕。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各兄弟高校和研究院所的近60名优秀学者齐聚一堂,以“丝路聚英才、农科谱华章”为主题,共叙友情,共话未来,为人才喝彩,为西农赋能。校党委书记黄思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常务副校长韦革宏主持开幕式。

黄思光代表学校对远道而来的青年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向长期关注和支持学校事业发展的各位朋友致以衷心感谢。他以历史脉络阐述了学校因国家战略而生、而兴、而为的奋进发展历程。他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需求人才、渴求人才、依靠人才,举办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就是要搭建桥梁窗口,传递“视人才如珍宝”的价值理念。他强调,学校将通过构建更具家人亲情的支持保障体系、打造更高能级的科研创新平台、营造更加开放的交叉融合生态、建设更有温度的宜居宜业环境等一揽子务实举措,为每一位有志于来校干事创业的青年学者提供强力支撑,为服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引进人才代表、动物科技学院牛怡源教授结合自身在西农的工作经历作交流发言。他分享了从海外学成归国后,从科研平台的坚实支撑,到生活服务的暖心保障,再到个性化发展的精准赋能,充分展示了学校引才既有“栽桐引凤” 的满满诚意,更有 “筑巢暖巢” 的务实行动,尽显人才工作的温度与力度。他希望更多青年学者能够选择西农,与这里的师长同仁一道,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中实现人生价值。
论坛第二阶段由学校党委人才工作部部长杨小军主持。学校发展改革处处长夏显力教授、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李明军教授、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韩娟教授、人事处副处长温晓林老师、党委人才工作部部长杨小军教授分别介绍了学校在学科建设及发展蓝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博士后选留、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情况。通过全方位的政策宣讲,青年学者对学校的发展战略、科研平台和人才政策有了更为全面深入地了解,也感受到了学校求贤若渴的诚意和决心。
开幕式后,学校还组织参会学者实地考察校史馆、作物抗逆与高效生产全国重点实验室、附属幼儿园、高新四小、附属中学等单位,深入了解学校科研创新平台和基础教育情况。各学院基于学科特色举办了分论坛,青年学者与学院专家学者开展深度学术交流和精准对接洽谈。与此同时,各学院还解读本学院个性化人才叠加支持培育政策,通过细化配套支持举措、强化资源保障力度,进一步提升引才工作的吸引力与核心竞争力。
学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各学院人才工作负责人及师生代表参加开幕式。

编辑:王学锋
终审:刘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