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我校

《中国科学报》蔡焕杰:努力做大家满意的好老师

《中国科学报》 (2019-07-17 第5版 )

  从教30多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蔡焕杰最深刻的体会是,“当一个普通教师容易,但当一个被学生认可的好教师很不容易”。尤其是在教书育人这件事上,他始终保持谦虚,争取做一个学生、家长和学校都满意的好老师。他把教书育人摆在了心中最重要的位置。训练基本功、推出学业预警、科研反哺教学、手把手帮助学生……都是他的“人生清单”上务必要认真完成的事情。

一定要把基本功训练扎实

  1983年,蔡焕杰大学毕业后,来到原西北农业大学水利系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们是不允许上讲台的,必须接受一整套严格的教学基本功训练。”

  从参加工作到正式站上讲台,蔡焕杰经历了四五年的时间。其他老师上课,蔡焕杰就提着小黑板、挂图,跟着老师听课。老师带学生做实验,他也跟着帮忙。此外,他还要为学生批改作业。“上课前,我要在小黑板上把老师讲课所需要的工程图、示例图等画好、画整齐,供老师用。上课的时候,我也像学生一样认真听课、做笔记,加强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学习不同老师的授课方法和技巧。”

  经过长期的教学基本功训练后,教研室安排他进行试讲。大到授课大纲,小到板书、站姿、语气、手势,其他老师们都会认真、诚恳地指出他存在的不足。试讲通过后,才能单独带课。“现在回想起来,没有那时候扎实的基本功训练,就不可能有现在三尺讲台上的驾轻就熟。”蔡焕杰由衷感叹道。

  如今,蔡焕杰是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青年教师侯会静入职以来的指导老师,他十分关注青年教师的基本功训练,从教学、科研等各方面予以细心指导和帮助。“蔡老师气质儒雅、教学经验丰富,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深受师生尊敬和喜爱,是我们青年教师学习的榜样。”侯会静说。

“搞好教学是我应尽的天职”

  从教三十余年,无论身份、角色如何转换,蔡焕杰始终没离开过三尺讲台,并坚持为本科生上课。用他的话来说,“搞好教学是我应尽的天职”。

  担任院长近十年,蔡焕杰在全校范围内率先开展学生学业预警,建立了学院与学生、家长的良好沟通机制。学生家长赵女士在给蔡焕杰的信中这样写道:“尊敬的蔡院长,真诚感谢您对孩子的精心培育和关怀呵护,作为家长,我们将积极配合学院,共同把孩子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

  作为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蔡焕杰工作很忙。但不论如何忙碌,只要与教学工作发生冲突,他一定会把其他事先放一边,优先保证教学。近几年,蔡焕杰主要给本科生讲授“灌溉与排水工程学”和“新生研讨课”,一般都安排在秋季学期。课表一经排定,蔡焕杰就不轻易调课,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和秩序。

  “灌溉与排水工程学”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果仅仅照本宣科,很难把概念和问题讲透。怎样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把一个个枯燥的概念讲清楚,成了蔡焕杰经常思考的问题。为了把“调亏灌溉”和“非充分灌溉”概念讲清楚,蔡焕杰费尽心思,最终用比喻让问题迎刃而解。“我把‘调亏灌溉’比喻成‘富人家的小孩’,平时要穷养,等真正需要钱时把钱给够;把‘非充分灌溉’比喻成‘穷人家的孩子’,钱不够花,所以要把钱用在刀刃上,使效益最大化。这样同学们就一下清楚两者之间的区别了。”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由于工作原因,蔡焕杰经常到国内外水利工程建设现场考察。每到一处,蔡焕杰总是找有问题的地方照相,收集第一手的教学实例,以至于人家以为他是专门来挑毛病的。“这样的教学实例太难得了,我必须照下来运用到课堂教学上。”蔡焕杰说。

  在灌溉渠道的规划设计教学中,蔡焕杰从甘肃引大灌区的渠道冻胀破坏问题出发,针对我国西北寒冷地区的特点,加强了渠道抗冻胀有关内容的教学;以我国南水北调工程为例,把跨流域调水问题的国内外相关争论和不同观点介绍给同学们。此外,蔡焕杰还注意把国际上的实例引入课程教学,如把日本的排水工程、韩国的围海造田工程、美国西部大平原的喷灌工程等通过图片向学生们展示。

  课余,蔡焕杰主动走近学生,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学生,与他们平等相处,深受学生爱戴。

  姚付启是蔡焕杰的博士研究生。他说:“有一次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问题,我给蔡老师打电话说明问题,当我看到在外地的蔡老师驱车50多公里赶到试验地时,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蔡老师是我们的良师益友,选择他作为我的导师对我至关重要。”农业水土工程专业2013级硕士研究生王晓文如是说。

  原文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9/7/347843.shtm

编辑:0

终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