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新闻 - 建校80周年暨合校15周年巡礼

【建校80周年暨合校15周年巡礼】我校作物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薪火传承 粮安天下 

——我校作物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我校小麦育种专家在试验地查看小麦长势情况

  粮安天下,农稳社稷。我国自古就是以农为立国之本的国家,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了国计民生的最大问题乃是粮食问题。建校80年来,我校作物学以解决国家粮食安全问题为使命,一代又一代科教工作者扎根黄土、默默耕耘,在旱区农作物育种及栽培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产生了突出的社会经济效益,形成了强大的学科优势。响应国家粮食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顺应作物学科未来发展趋势,在新的历史时期,我校作物学研究也绘出了新的发展蓝图。

民食为天  一代良种曾救国

  心怀社稷,情系苍生,承远古农神后稷之志,行当代“教民稼穑”之为。建校之初,我校确立了“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办学理念。作物学研究一开始就承担起了解民生温饱之困的重任。作物遗传育种一直是学校的传统强势学科,全国第一本《作物育种学》统编教材就是由我校专家主编的。特别是在农作物品种选育方面,历史积淀深厚,成绩斐然。

  新中国成立前,我校专家就利用杂交育种方法人工创造遗传变异选育新品种,并开始进行多点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到1950年完成全部选育和试验工作,育成碧蚂1号至碧蚂6号和西农6028等小麦品种,当年,碧蚂号小麦品种开始大面积推广。其中碧蚂1号使小麦的生产水平从农家种的100多公斤提高到200多公斤,在1950年至1965年共15年间,全国累计推广种植面积高达6亿亩,累计增产小麦155亿公斤。1959年碧蚂1号种植面积达9000多万亩,创造了我国第一和世界第二的品种种植面积纪录。其推广速度之迅速、推广面积之大、增产效果之好、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之高,在我国小麦育种史上都是空前的,为我国小麦生产立下了汗马功劳。毛泽东主席在接见碧蚂1号育种人赵洪璋教授时曾说,“碧蚂1号”救了大半个新中国!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至今,我校作物育种发展迅速,尤其是小麦新品种选育方面成绩辉煌,继碧蚂号小麦品种之后,丰产3号、小偃6号、陕农7859、陕229、小偃22、西农979等品种先后成为陕西省六次大范围更新换代的主栽品种,同时引领了黄淮麦区4次更新换代。据不完全统计,我校先后培育了60多个优良小麦品种,累计推广面积18亿亩。我校对陕西省乃至全国的小麦育种和小麦生产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国民经济稳步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玉米、棉花、油菜、小杂粮的新品种选育也取得了长足进展。陕单9号、陕单902和陕单911等推动了陕西省3次玉米品种的更新换代,稳产、抗病、抗倒玉米新品种陕单8806成为陕西省夏玉米区主要推广品种,为陕西及全国玉米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培育的高产优质油菜品种陕油8号是黄淮流域第一个油菜双低品种;陕油6号和陕油8号已成为长江流域的主要骨干品种。

  近五年,作物学研究领域先后选育出新品种82个,累计推广面积2.5亿亩。  

英才辈出  多样育种显神通

  三大力量分天下,交替接力领风骚。面对有“小麦癌症”之称的小麦条锈病和不同的生产需求,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到本世纪初,原西北农业大学、原西北植物研究所和原陕西省农业科学院的育种队伍,以不同的育种材料、选育方法、选种思路各显神功,相互促进,培育出不同类型的品种,在小麦生产不同的时期皆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育种工作者。

  “改良品种,兴农富国。”赵洪璋院士在杂交育种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以精取胜的选择技术,主持选育的碧蚂1号、丰产3号、矮丰3号等小麦品种引领着当时我国小麦育种的趋向,成为我国小麦育种史上的里程碑,荣获“首届全国科学大会奖”;李振声院士等通过远缘杂交手段选育的小麦新品种小偃6号,开创了小麦育种的新途径,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和陈嘉庚农业科学奖,该品种小麦抗病强、品质好,黄淮流域农村流传民谣“要吃面,种小偃”;宁锟研究员等选育的小麦新品种陕7859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王辉教授等选育的高产优质小麦西农1376、西农979,李璋研究员等选育的高产优质小麦小偃107、小偃22等品种分别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2年王辉教授还获得陕西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

  常规杂交育种之外,新技术利用研究走在全国前列。由何蓓如教授等培育的杂交春小麦新品种901,首开世界杂种小麦优势利用走向农业生产之先河。由张改生教授等培育的西杂1号冬小麦,是我国黄淮麦区第一个通过省级审定的杂交小麦品种,西杂系列品种已在黄淮麦区进入大面积示范推广,“新型化学杂交GENESIS杀雄技术与制种技术的研究”项目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王成社教授通过小麦花培育种技术选育出优良品种陕农757、陕农28等。而应用染色体工程、基因工程开展的育种研究也正在顺利开展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玉米育种研究在林季周研究员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带领下,大批科研工作者在新材料创制、品种选育方面成绩卓著,先后培育出武字号和K字号自交系30多个,育成“陕单系列”和“西农系列”玉米杂交种20多个,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目前在饲用玉米品种培育取得重要进展。油菜杂交育种成果不断,以董振生研究员为代表的科研工作者先后培育出陕油8号﹑秦研211等多个高产优质油菜品种,甘蓝型油菜无微粉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研究及其杂交种选育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协同作战  良法配套促高产

  实现作物的增产增效,仅靠良种无法完成,还需要科学的栽培方法。我校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紧密结合农业生产实际,解决粮食生产中的重大问题,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沈煜清教授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创建了我国农业区划学科,率先领导完成了我国综合农业区划,为国家有关农业发展的重大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同时,率先提出“旱农学”概念,成立干旱农业研究中心,为旱区农业生产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旱区高效耕作制度,旱区水分生产潜力开发,旱区高效节水农艺技术,旱区微集水技术与保护性耕作等领域的研究,成效显著,获得了广泛认同,构建了完整的旱农学理论与技术体系,成为作物学科发展的强劲增长点。

  相关科研工作者着力于旱地耕作栽培理论与技术、作物生态与高效用水技术等研究,和育种工作者一起,根据不同品种的种性特点,进行品种合理布局,制定适宜于当地的优质高产生产栽培、水肥管理、病害防治等技术,并进行一体化集成,充分发挥良种增产增效潜力。

  为了解主产区作物生产状况、品种需求以及学校示范品种在当地的表现情况,推动作物育种工作再上新台阶,近年来,我校积极开展作物优良新品种高产栽培技术集成创新、技术示范和推广工作,联合地方政府、种植大户和生产企业,先后建成了小麦、玉米、油菜、杂粮等作物示范推广基地,开展技术指导和科技培训,宣传推广新品种及其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做到良种良法一起推,取得了显著成绩。2008年,我校玉米研究团队在定边县建立的攻关示范田,采用宽窄行加双株密植栽培技术,亩产达到1326.4公斤,刷新了我国玉米高产记录。小麦良种示范推广已走出陕西挺进中原,探索出一条农作物新成果推广的新模式。西农979在河南年推广种植面积已超过700万亩,成为全国六大主栽品种之一。2013年,在前期协作的基础上,我校与荥阳市人民政府、河南金粒种业有限公司共建的小麦试验示范站在河南荥阳挂牌,该站建成后将有助于发挥校地企各自优势,强强合作,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应用能力,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贡献。

牢记使命  抢抓机遇谋发展

  我校作物学科底蕴深厚,成绩斐然。进入新世纪以来,为应对人口、能源、资源和环境等日益突出的问题,国家正逐步加强作物学相关的基础研究以保障谷物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应。同时,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已开始应用于作物学领域的各个方面,为作物科学的发展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我校作物学迎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

  为更好地适应国家发展需求和作物学科未来发展趋势,推进内涵发展,切实增强核心竞争力,推动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建设步伐,我校作物学研究将在学科方向凝炼、队伍建设、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获得新突破、新发展。

  依托传统优势,作物学科凝炼出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作物杂种优势理论与技术、作物分子生物学技术、旱区高效农作制度与作物栽培技术、农业区域发展与循环农业5个学科方向;引进和培养顶尖学术领军人物和学术骨干,重点建设小麦遗传改良与新品种选育、小麦分子设计育种等10个创新团队;按照“平台吸纳团队,团队推进创新,创新提升水平”的思路,推进学科平台建设;加大国际、国内合作力度,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依托国家“2011协同创新计划”项目和国家发改委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科技支撑项目,以小麦生物学研究为核心,在学科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培育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大力提升学科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实现作物遗传改良与新品种选育、旱区高效农作制度与作物栽培技术两个学科方向达到国内领先,作物学科达到国内一流的学科建设目标。
 

终审:杨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