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生物科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工作研讨会于5月10日在清华大学举行。我校生命学院副院长王瑶带领2024级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班优秀学生代表王梓旭、陈怡霏参加会议。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院长时松海院士在致辞中强调,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是国家战略的重要部署,也是高等教育领域的系统性探索。他指出,要在基础学科特别是生命科学领域持续发力,既要追求单点突破,更要注重系统推进。通过夯实本科阶段的基础教育、营造浓厚的学术文化氛围、完善制度保障体系,为国家培养具有原始创新能力、学科引领力和社会担当力的高素质人才。在主题报告环节,许智宏院士结合个人成长经历、教育理念和科研发展实践作了深入分享。他特别强调,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与提升专业能力同等重要,同时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需求。许院士还指出,教师需要持续提升自身素养,优化教学管理方式,为学生创造更优质的成长环境。
全国各基地的教师代表围绕“生物学专业核心课程质量提升”和“拔尖人才培养中的价值塑造”两大主题开展深入讨论。这些研讨成果为我校拔尖基地的课程体系优化、培养方案修订、党建引领育人以及学术精神传承等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在学生交流环节,各高校代表分享了学习科研心得,我校学生王梓旭、陈怡霏积极参与讨论,分享了我校拔尖人才培养的特色模式,以及在科研实践中的经验体会。
此次研讨会,不仅加深了我校学生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理解,更通过学术交流激发了科研热情。学生表示将秉持科学精神,不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科研素养,为我国生物科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校生物科学拔尖基地班自2021年成立以来,在学校领导和各级负责人的带领下,通过课程改革、国际交流和学术研讨等创新培养模式,培养成效显著:发表核心论文7篇,获发明专利2项,主持完成16项科创项目,在全国各类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2021级学生冯琳惠荣登《人民日报》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目前,首届毕业生中已有65%的学生获得国内顶尖高校深造机会,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广泛认可。
编辑:张晴
终审:刘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