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聚焦院处

【园艺学院】解码“AI+农业”新图景

7月5日,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类2024级本科生走进阎良现代农业试验示范站,开展以“人工智能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调研”为主题的暑期实践活动。师生们深入智慧农业一线,探索AI技术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路径。

在示范站智能温室,学生们带着对智慧农业的探索热情,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AI+农业”实践教学。他们手持传感器,在黄炜副研究员指导下,认真记录着番茄冠层温度、光照强度、CO2浓度、土壤EC值等关键数据。结合物联网设备实时传输的数据,师生在AI分析系统中调试优化水肥调控方案,直观感受代码如何精准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曲线。针对许忠民研究员提出的“设施农业环境预测模型优化”问题,信息工程学院武文亮老师现场搭建起数据处理框架,演示了为示范站量身定制的蔬菜生长环境及病虫害风险的实时监测与智能决策系统。这一过程让师生们深刻体会到AI技术正推动农业从“经验种植”向“数据驱动”转型。在示范站作物栽培试验田,实践团队亲自操作搭载多光谱相机的植保无人机,体验了从数据采集到智能诊断的全流程作业。

期间,实践团队与示范站老师和技术人员进行了访谈,梳理出AI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三大核心需求:农用传感器国产化替代、农业大模型本地化适配、农户操作培训体系优化。信息工程学院表示,将以此次实践梳理的需求为导向,持续深化与试验示范站的合作,加速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田间地头”转化落地,为乡村振兴培育兼具科技素养与三农情怀的新生力量。

此次实践既是“AI+农业”的生动课堂,也是学院与试验示范站协同育人的成功范例。作为“AI+农业”教学实践基地,阎良现代农业试验示范站致力于把数智农业搬到田间地头,通过创新的教学改革模式,有效打通"需求-技术-服务"全链条,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领悟到科技赋能现代农业的巨大价值,为新农科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合影留念_副本.png


编辑:王学锋

终审:刘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