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筑牢国门生物安全防线:我校一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启动

11月2日,由我校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一带一路’国家来源的有害生物识别评估与输入风险预警”在我校启动。

据了解,我国是遭受外来入侵生物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农业入侵生物中约 50%源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随着我国与沿线国家贸易的日趋频繁,有害生物跨境传播风险持续升高,有害生物种类和输入风险不清、高效精准识别/筛查技术欠缺、入侵危害机制不明、监测预警技术体系预警能力相对不足等突出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对“一带一路”国家来源有害生物的有效防范。 

项目启动会现场_副本.jpg

该项目针对“一带一路”国家来源的有害生物,系统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危害机制、扩散路径及输入风险,研发高效精准识别与筛查技术,构建有害生物综合资源库及具备可持续服务能力的潜在有害生物评估及监测预警技术体系并进行应用,为防范潜在有害生物入侵、保障农林业安全和生态安全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

项目负责人胡小平教授作汇报_副本.jpg

项目负责人胡小平教授汇报概况

项目为期三年,由我校联合中国质量检验检测科学研究院、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等 12 家单位共同实施。启动会上,项目负责人、我校植物保护学院胡小平教授代表项目团队,从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与项目目标、任务分解与年度计划、预期成果、组织管理与经费分配等方面详细汇报了项目概况及总体实施方案。项目四个课题的负责人也分别汇报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专家组组长康振生院士在启动会上作指导_副本.jpg

以康振生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进行质询

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康振生教授为组长,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科学家刘万才研究员、国家海关总署国际检验检疫标准与技术法规研究中心严进研究员、华南农业大学陆永跃教授、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黄宏坤研究员等为成员的专家组,对该项目进行了质询与讨论,一致认为项目目标明确、实施方案科学严谨、创新性突出,同时对项目及各课题的关键科学问题与技术问题进行了凝练指导。

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我校副校长房玉林、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任步学,陕西省农业农村厅科技处、西安海关动植物检疫处、陕西省生物安全技术体系、陕西省植物保护工作总站以及我校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植物保护学院负责人等参加启动会。


编辑:张晴

终审:刘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