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万众瞩目的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隆重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并宣布工程开工。在工程勘察关键阶段,水建学院特殊土研究团队受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委托,承担并完成筑坝土料分散性专项研究任务。
筑坝土料的工程性质是保障大坝长期安全的核心要素之一,其中分散性土(一种特殊水敏性土,遇水易分散流失)的特性研究尤为关键。若分散性土处理不当,极易引发管涌、冲蚀等病害,直接威胁工程安全及使用寿命。
团队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水利科技计划、学校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等项目支持,长期针对细粒类土的分散机理、工程分类、特性表征、判别标准及专用改性材料研发等方向开展系统性研究,相关成果已在淤地坝建设、跨流域调水等重大工程中推广应用,并被纳入《非饱和土试验方法标准》等规范,为特殊土工程应用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项目从启动至成功验收历时21个月,期间,在樊恒辉研究员带领下,团队成员杨秀娟副教授、巨娟丽副教授、陈涛高级工程师、高明霞副教授及博士研究生张路等骨干力量紧密合作、协同攻关,克服“试验任务重、参考资料少、高原环境复杂”等多重挑战,创新采用“室内试验+F经验公式判别+工程类比+权重分析”综合判别方法,完成了2个筑坝料场、107组土样的分散性判别工作,形成了“分散性土识别-风险评估-处理方案”一体化技术成果,为工程设计提供了精准的土料参数依据。验收会上,成果得到专家组一致好评,认为“研究方法先进、数据可靠,为工程规避分散性土风险提供了关键技术保障”。
该项目的完成,不仅为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这一“国之重器”的建设注入了我校科研力量,更彰显了我校服务国家重大工程的责任担当。研究成果将为我国分散性土、膨胀土等特殊土工程领域积累宝贵经验,推动相关技术迭代升级,助力行业标准完善,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国方案”。
编辑:张佳奎
终审:刘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