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认真落实“六要”标准   打造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关键在师。加强思政课师队伍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思想政治育工作的宝贵经验,也是新时代高校强化思政课的首要前提与应有之义。自2019年3月18日思政课师座谈会召开以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思政课师“六要”标准,着力打造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让党和人民满意、满足时代青年成长成才需要的高素质思政课师队伍。

坚定政治立场。“欲人勿疑,必先自信。”加强思政课师队伍建设必须将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正确理想信念是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学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带着深厚情感的特定价值表达。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只有信仰坚定、对学内容高度认同的师才能正确影响、感染、带动学生。学校党委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师队伍建设的领导,将其列入校党委常委会议专题讨论,认真落实校领导联系思政课师、党支部、系听思政课以及参加集体备课等制度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积极开展专题育活动,以每周三政治理论学习为抓手不断增强思政课师的政治站位,确保全体思政课师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切实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在学中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培养家国情怀。“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思政课除了知识维度,还有价值维度与情感维度,以理服人的同时也要以情感人。中华文化讲究“家国一体”,在五千年文化传承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是凝聚十四亿中华儿女的精神纽带,也体现出浓厚的家国情怀。思政课师如果缺少这种家国情怀,即便再深刻的学内容、再精巧的学设计,也难以触动学生。鉴于此,学校深入挖掘校史资源,借助“身边的故事”厚植思政课师的家国情怀。从“麦济苍生”的赵洪璋院士,到“生为河清”的朱显谟院士,再到新时代攻克小麦条锈病的康振生院士……这些彰显着浓厚家国情怀与奋斗精神的精彩案例经过精心设计融入思政课学,在“”与“学”的过程中,思政课师与学生立足自身使命思小我与大我,在前辈的激励下扎实践行中国精神,汇聚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创新学思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思政育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面对新时代的新青年、思政课学新形势与新征程的新任务,思政课师要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对思政课学进行创新。一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中的主体性作用,在师的有效引导下,通过翻转课堂、辩论赛、读书会等形式开启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深度学习。二是坚持守正创新。思政课学是政治性与学理性的统一,学思维再怎么创新,都要坚守政治底线,牢记立德树人使命职责。三是坚持问题导向。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以理化情”,用透彻的学理、事理、道理为“拔节孕穗期”的青年学生答疑解惑,才能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生难忘。四是坚持系统观念。思想政治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大中小思政课学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系统过程。在思政课学中要带着系统观念,做好理论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思政课师与思政工作队伍相协同、不同学段间思政课有机衔接,力争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画出思政育最大同心圆。

拓展专业视野。“师者,传道受业解惑者也。”马克思指出:“育者本人一定是受育的。”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思政课师自己首先要将道理“理清楚”,这就需要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根基,宽广的学术视野、国际视野和历史视野。同时学又是一门深入浅出的艺术,思政课师将道理“理清楚”后还必须向学生“讲明白”,这就需要一定的学能力与艺术。“理清楚”和“讲明白”都是思政课师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没有透彻的学理作支撑,再精彩的故事也会因缺少内在灵魂沦为表面的热闹;没有精巧的学设计,再深刻的道理也会因晦涩难懂让学生望而却步。为此,学校坚持思政课学、科研“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每年划拨专项经费组织全体思政课师前往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研学拓宽知识视野。结合学校学科特色搭建“辅博论坛”、马克思主义“三农”理论研究中心等学术平台,积极鼓励师参加各类培训和“思政课师大练兵”学竞赛等,通过立体化多维度针对性的成长路径促进思政课师快速成长。

严格自我管理。“正己而后可以正物,自治而后可以治人。”思政课师承载着党和国家的深切期望,要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大先生”之“大”不仅在于知识,更在于品行。思政课师在课堂上讲理想、讲信仰、讲崇高,在课下必须知行合一率先垂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真理。因此,思政课师在工作生活中必须严格自我管理,通过严格自律警示自我、鞭策自我、塑造自我、修炼自我。在配齐建强思政课师队伍的过程中,学校将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把中共党员作为任职的必备条件,坚持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从源头确保思政课师队伍自律要严。入职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高度视师德师风培训,扎实开展警示育活动,保证全体师严守政治纪律,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带着坚定的政治立场投入到书育人工作中。加强基层研室的自律意识,做好日常监督管理。

培育高尚人格。“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思政课要带领学生走向“真、善、美”,站在讲台上的思政课师自身首先就应当体现出“真、善、美”,这是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思政课师要做堂堂正正、光明磊落的人,成为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如此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尊敬与喜爱。学校从政治人格、道德人格、情感人格与智能人格四个方面着力培养思政课师高尚的人格:将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作为师评价考核的第一标准,不断强化思政课师的政治人格;通过常态化开展师德师风培训、选树师德师风榜样模范、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举措完善思政课师的道德人格;通过增强使命感与责任感、改善工作条件、解决实际问题等物质、精神两方面努力丰富思政课师的情感人格;通过完善的培训体系和发展平台保障增进思政课师的智能人格。

5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以获批陕西省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为契机,坚持引育并聚人才,实现师资队伍量质同步提升。目前专任思政课师已达111人,完成了1:350的师生比要求。其中有全国优秀师1人,全国优秀思政课师1人,全国思政课师影响力提名人物1人,育部“思想政治育中青年杰出人才”1人,陕西省名师1人、陕西省师德标兵1人,校青年拔尖人才3人。师获得全国高校思政课学展示特等奖、全国高校青年学竞赛二等奖、省学成果特等奖各1项,获省级青赛特等奖1项,省思政课“大练兵”学标兵8人,学能手11人,省课堂创新大赛奖3项,西北联盟高校思政课学展示活动奖4项。

下一步,学院将按照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要求,扎实推动内涵式发展,通过优化思政课师队伍结构,改革考核、评价机制,着力培养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军人物、学术带头人、中青年学术骨干和思政课学名师,努力建设一支信仰坚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思政课师队伍,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保障。

编辑:王学锋

终审: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