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黄河生态文明背后的西农印记

“这片广袤的土地已经被水流剥蚀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像老年人的一张粗糙的脸。”《平凡的世界》里对黄土高原是这样描述的,这也是三、四十年前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

如今,经过六、七十年的治理,黄河流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最初的飞沙走石、黄沙漫天,到如今的黄土不“黄”、满目皆绿,曾经的“低产田”变成了“米粮川”的文明盛景的背后,是一代又一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下简称西农)师生的不懈努力。

黄河变清背后的传承蓄力

从1934年建校之日起,西农就将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作为自己的使命。

我国现代水利建设先驱、西农水建学院的创办者李仪祉,终生以治水为志,创造性地提出了对黄河治理必须是上中下游并重,防洪、航运、灌溉、水电兼顾的指导思想,在黄河治理方面建树颇多。

1956年,时任西北农学院院长的辛树帜,组织水土保持工作考察团,对陕北地区十八个县,尤其是丘陵沟壑区进行实地考察,他完成了《我国水土保持的历史研究》的论文,还决心向前迈出一大步,开拓一个新的科学领域——中国水土保持学。

……

20世纪50年代,朱显谟以黄土高原国土整治战略家身份来到杨陵,从此扎根黄土,将一生都奉献给了他挚爱的土壤科学研究。

他深知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极大地削减土地生产力,加剧农村的贫穷,威胁着黄河的长治久安和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让"黄河变清"就成为他研究的方向。他提出的“全部降水就地入渗拦蓄,米粮下川上塬、林果下沟上岔、草灌上坡下坬”的黄土高原国土整治“28字方略”,得到国家高度重视,被生产和科技部门在黄土高原综合治理试验示范研究广为采用,获得了巨大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一批批西农专家在前辈的引领下,围绕生态水文监测与研究、复合侵蚀过程及其防治原理、植被恢复与土壤改良及协同机制、生态恢复关键技术与综合示范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知农爱农、兴农强国,一届一届的西农学生在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上挥洒汗水与智慧。

“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由过去的31.6%提高到现在的65%,黄河输沙量由过去每年16亿吨下降到现在的不足2亿吨,助推陕西省绿色版图向北推移了近400公里。”朱显谟院士的学生、农业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专家、西农现任校长吴普特每每说起如今的变化,言语与表情里都充满了自豪。

荒山变绿背后的科研机构

一篇“外国人来黄土高原学习咋变绿”的博文,让很多外国人惊叹:现在的黄土高原跟课本上不一样了!不少人还在评论区接力晒出黄土高原的各种“美照”。

“课本中的黄土高原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歌曲中的黄土高坡有大风吹过,小说中的黄土高原是荒凉、贫瘠、落后的,所以,我很能理解大家看到照片时的惊讶。”该文作者、西农长武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试验站专家胡亚鲜说。

黄土高原南部的变化让外国学员们震惊,很多人都觉得,如果自己国家也能这么持续稳定地治理环境该有多好。

地处黄土高原西北边缘的丘陵沟壑地带的宁夏固原,山高坡陡,十年九旱。过去,其年降水量仅400毫米左右,蒸发量却高达2000毫米以上,植被覆盖率非常低,随处可见裸露黄土,恶劣的生态环境使这里变成人烟稀少的“无人区”。

如今却是另一番景象,每年到了春夏季节,一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绿草如茵的景象。这片秀美绿色的背后,是西农固原生态试验站(林草生态研究室)团队三十余年的高原林草生态研究和治理实践。

为了让黄土高原披上绿装,西农在不同区域建立了科学研究机构,在宁夏,有固原生态试验站,在陕西,除了长武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试验站,还有神木侵蚀与环境试验站、安塞水土保持综合试验站。

另外,学校还设有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旱区作物高效用水国家工程实验室、农业农村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人工模拟降雨大厅、人工干旱环境气候室、黄土高原关键生态过程监测网络系统等,学校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土保持科学与工程学院、资源环境学院等诸多学院的师生们以这些机构为平台,围绕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问题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把论文写在了大地上。

人民变富背后的科技支撑

数十年来,在西农米脂试验站专家指导下,米脂高西沟村在山上缓坡修建梯田,沟里淤地打造坝堰,高山远地种植树木,近山阳坡修建果园,荒坡陡坬种植牧草,塌崖烂畔种植柠条,探索出了一条沟、坡、梁、峁、岔、山、水、田、林、路的综合生态治理、绿色发展之路。如今,高西沟村还发展起来乡村旅游,昔日的荒山变成村民致富增收的“金山”。

“不同类型区治理措施不同,但归根结底要依靠科技,科技不断为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恢复提供新的模式、技术途径。”刘国彬研究员是水土保持方面的专家,他历经40多年监测与研究,成功构建了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纸坊沟模式”。

经过长期治理,纸坊沟实现了从森林绝迹到森林覆盖度80%以上的巨大转变,人均纯收入超过了8000元。纸坊沟生态治理模式在延安周边示范推广后,取得显著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也为延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提供了可供学习借鉴的发展样板。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由西农选育的苹果品种“秦冠”在我国大面积示范推广,国人由此吃上了中国自主选育的品种。新世纪以来,西农又相继培育出“瑞雪”“瑞阳”“秦脆”“秦蜜”等多个有影响力的苹果新品种,助力陕西和西北旱区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使黄土高原成为世界公认的苹果最宜生产区之一,中国也成为世界最大的苹果生产国。

在黄河流域,西农建立了星罗棋布的农业科技试验示范站和基地,围绕人民群众的粮袋子、菜篮子、果盘子、油瓶子、肉子,探索出了政府推动下,以大学为依托,以基层农技力量为骨干,以试验示范站为平台的多元协同农技推广的“西农模式”。

站在黄河第一湾的乾坤湾眺望,沿河两岸,河水奔流,满目葱绿。吴普特已经连续四年在这里为学生讲述“黄河故事”,他说:“生态文明,不仅仅是山绿了、水清了,更是人民富裕了!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绿水青山真正成为了金山银山。”

编辑:王学锋

终审: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