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4月28日上午在北京举行,2426人受到表彰,包括167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756名全国先进工作者。我校黄丽丽教授获评全国先进工作者。
黄丽丽教授长期扎根西北,从事农业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工作。她始终把国家战略需求和农民致富需求作为工作导向,勇于创新,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在保障粮食安全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
破解难题强农。作物病害流行造成每年约30%的直接损失,威胁粮食和食品安全。针对重大病害安全高效防控技术难题,黄丽丽创新性提出“防未病”策略,率先发现了病原菌毒性关键因子和病害流行致灾规律,找出了防未病突破点,创新了果树和小麦重大病害防控关键技术,突破了传统的低效高投入治疗技术,用工成本降低80%,年喷药次数和化学农药减少30%以上。
技术服务惠农。创建了示范点“多密广”的技术推广模式,技术覆盖全国70%产区,效果效益提高3倍以上,猕猴桃果农增收节支达1.1万元/亩。坚持深入田间地头开展 科技指导与培训,并录制央视等专题片9部和出版编印大量科普材料,线上线下惠农超300万人次,技术服务覆盖全国及“一带一路”国家。
匠心教育兴农。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知农爱农情怀。坚守教学一线,主讲课程入选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和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主持建成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实践教学基地和平台,出版全国统编教材7部,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据悉,这是我国第17次评选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除了传统的农、林、牧、渔业,制造业等行业劳动者,还有工艺美术师、羌绣技艺指导师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以及外卖骑手、快递接驳员、家政服务培训师等新职业劳动者。
编辑:王学锋
终审:刘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