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周天弘 靳军 记者 冯丽)近日,甘肃天水麦积区一场春雨后,漫山遍野的苹果树树体上大大小小的紫褐色斑块格外刺眼。
在麦积区马跑泉镇龙槐村的一片果园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果树病害团队成员黄丽丽查看着果树的发病情况。她时而俯身细察病枝,时而蹲下观察树根,鞋上粘的泥土越来越多,眉头也愈加紧锁。周围十多个果农神情更显焦虑。
“教授,是我们刮病斑的方法有问题,还是抹的药不合适?”果农吴建刚向黄丽丽请教。天水优达农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勋卿在一旁直接诉苦:“腐烂病父辈们刮了几十年,树都换一茬儿了,我们还在刮!”大家七嘴八舌算了一笔账,每亩果园刮治病树的成本高达1000元,仅人工费就占600元。
天水花牛苹果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目前,天水花牛苹果种植面积有80多万亩,总产量达200万吨,涉及农户40多万户。龙槐村就有近2万亩。
近年来,这个富民产业却越来越受制于苹果树腐烂病。病斑年年刮,年年有,还不断复发扩大,不少果农开始忍痛锯枝挖树。有什么良药妙招能根治这烦人的腐烂病?果农们的目光急切地聚焦在两位教授身上。
“在果园病斑很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病斑上划道涂药来治疗。”黄丽丽手持刮刀,一边演示一边讲解。
“这些枝条上隐藏着很多病菌,大家要把冬季修剪下来的枝条、春季刮掉的病树皮等收集起来,用塑料布盖起来或者运回家当柴烧了。”黄丽丽从果农清园后堆积在路边的枝条上捡起一个病枝对大家说。
“春病夏防,要变被动打扫战场为主动预防敌人入侵。”黄丽丽给果农们开出了“处方”:有病的果园果区,每年7至8月采用“喷淋树干”的方法将药剂均匀喷洒在树上,消灭病菌,从而防止新病斑产生并降低老病斑复发。让果树从“刮骨疗伤”到“防病健体”,推广后可使果园新发病斑率下降80%左右。
听黄丽丽这么一讲,果农陈建国的脸上绽开了笑容。13亩果园可是他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有了专家的技术扶持,我们有信心防住腐烂病,让日子越过越红火。”陈建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