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2金5银!我校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斩获佳绩

10月13日至15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总决赛在郑州大学举行,经过激烈角逐,我校参赛项目斩获2金5银(含国际项目4项)6铜,实现获奖数量的新突破。校党委书记黄思光在郑州大学看望参赛师生。

1.校党委书记黄思光看望参赛师生_副本.jpg

历经近一年时间的持续备赛,经过校赛、省赛、国赛的激烈角逐,我校园艺学院项目《碱土生柿——探索西北盐碱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一路“苹”安——秦风吹到帕米尔,小苹果催生大产业》获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金奖;植保学院项目《麦育芯智——小麦快速精准设计育种领航者》获高教主赛道银奖,我校邀请参赛的哈萨克国立农业研究大学项目《Modern Technologies for Hydroponic Cultivation of Flowering Plants》、赛福林农业技术研究大学项目《Endless Journey in Greenhouse-Embarking on the "New Silk Path" of Development and Presenting the Approach to Intelligent Greenhouse Innovation》、塔吉克国立商业大学项目《Light of the Pamir China-Tajik Digital Agri-Tech Demonstration Ecosystem》、比什凯克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学院项目《Bridging the Ancient Silk Road Technology Transfer for Apple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Central Asia》获得高教主赛道国际项目银奖;动科学院项目《院溯秦巴——基于科技小院完善乌鸡育种养殖产业链》获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铜奖,动科学院项目《芯羊盛业——智羊冻精驱动奶羊种业振兴》、《智渔兴业——“智慧+”绿色健康养殖引领者》、动医学院项目《牛势芯生——体外胚胎技术打造良种奶牛中国“芯”》、信息学院项目《呼风唤雨——中国农业智慧“芯”大脑》获得高教主赛道铜奖,葡酒学院项目《“酒”别重逢——中国本土葡萄酒酵母的选育与产业化征程》获产业赛道铜奖。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原“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办于2015年,是教育部高教学会学科竞赛榜单排名第一的赛事,大赛成绩已成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学科评估与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是“软科中国大学排名”评价体系中“在学成果”的核心观测点。本次大赛由教育部等11个部门会同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郑州大学、郑州市人民政府承办,共有来自国内外161个国家和地区5673所学校的619万个项目、2443万人次报名参赛。

近年来,我校学生在创新大赛上屡获佳绩,校团委、教务处、研究生院、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多部门协同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组织模式初见成效。一是锚定国家战略精准布局赛道方向,校团委结合学校学科使命,深挖学生结合自身所学服务乡村振兴主战场的生动案例,依托校赛“教稼杯”建立“学院推荐—专家初筛—实战打磨”三级遴选机制,今年在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斩获2金,获奖总数位列陕西省高校第1名。二是以中亚区域赛为支点构建国际创新生态,我校今年承办首届中亚区域赛,吸引中亚五国82所高校261个项目参赛,同时举办中国——中亚青年交流营和成果展,增进我校学生与中亚青年的交流,吸引来自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4个项目参加国际赛道并斩获国赛银奖,实现我校在国际赛道的新突破。三是升级三维项目指导体系破解培育难点,迭代 “专业教师+校外专家+朋辈导师”指导模式,组建由专家教授、企业高管、创投专家组成的技术导师团,围绕市场定位、成果转化等维度开展 “一对一” 辅导40余次,举办模拟答辩、路演实训等专项活动20余场,有效提升项目展示竞争力。四是打造全周期保障链条助推项目成果落地,校团委联合教务处、参赛学院建立跨职能专班,在郑州总决赛期间设立“前线服务站”,为参赛学生提供答辩设备调试、材料终审、答辩模拟、心理辅导等即时保障。同时,校团委对接国家大学科技园开展首批“青创50+”项目签约,为项目孵化落地提供资金场地支持,实现“以赛促创、以创促产”的良性循环。

接下来,校团委将认真做好大赛总结,举办第三届“教稼杯”校内创新创业竞赛,为学生开展科技创新、创业交流搭建平台,助力学校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

2.团队合影_副本.jpg

编辑:张晴

终审:刘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