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风采

【西农奋斗者】(13)丹心一片为农史—传承篇:让古农学焕发新颜

  进入新世纪,西农古农学研究室合并组建为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研究所,进一步拓展了学术空间,推动农史研究的深入与农史学科的不断发展。

朱宏斌:把前辈们开创的事业传承下去

  “一定要把前辈们开创的农史事业传承下去!”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朱宏斌教授坚定地说。

  朱宏斌告诉记者,经过多年发展,农史所现已形成一所(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研究所)、一基地(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一实验室(农业部传统农业遗产重点实验室)、一馆(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一库(线装古籍库,典藏古农书200多种,位居全国农林院校之首)、一点(科学技术史硕士一级授权点,1984年设点)“六个一”的基本格局,中心现有人员13人。目前,中心正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呼应一带一路、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进一步推进的重心的下移和延伸。

  朱宏斌1995年西北大学历史系毕业后来校工作,主要承担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任务。工作中,朱宏斌迫切感觉学识不逮,于1997年考取了硕士研究生,师从樊志民教授,开始涉足农业科技文化交流史领域的研究,走上了农史研究道路,先后顺利获取硕士、博士学位,并于2008年—2009年在英国李约瑟研究所做了一年的访问学者。

  工作以来,朱宏斌先后主持、参加国家及省部级项目《中国农业通史·战国秦汉卷》、《历史时期域外农业科技文化的引进及其本土化研究》等科研课题20余项。在《中国农史》《农业考古》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秦汉时期传统稻作农业科技文化在东南亚的传播》等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全文刊载、摘要或索引。出版、参编专著、教材6。

  朱宏斌从战国秦汉时期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着手,再到秦汉时期区域农业开发,最后确定了从本土化视角解读历史时期的域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的新尝试,成功获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历史时期域外农业科技的引进及其本土化进程研究》。2015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使得丝绸之路历史研究再次成为学术热点。朱宏斌又立足农史学科,从本土化的视角解读以丝绸之路为核心的科技文化交流史,于2017年出版专著《和而不同:历史时期域外作物的引进及本土化》。

  2013年,以樊志民为首席专家承担的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中华农业文明通史》获批,该项目计划出5卷本,朱宏斌作为主要参与人承担了其中《秦汉卷》的撰写工作。在2015年获批的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国农业通史·图文版》中,他也承担了第一卷的主编工作,并形成了40余万字的著述,目前已经完成最后的校对工作,即将出版。

  作为学院院长、研究所所长,朱宏斌在思考学院发展的同时,也认真思考、探索研究所未来发展之路。朱宏斌表示,首先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为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其次,加强专业课、通识课、选修课及网络课等课程建设,发挥农业历史学术团队的潜力,为学校的双一流建设发挥,也进一步扩大影响力。第三,以重点实验室为依托,积极开展西北地区农业历史文化遗产的挖掘与研究工作。目前第一辑已整理,即将出版。第四,结合“一带一路”积极开展工作。目前和农业出版社合作,准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出版《丝绸之路上不可不知的农业故事》。第五,结合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探索契合点,在乡村文化研究与建设方面做出应有贡献。

杨乙丹: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在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杨乙丹教授办公室,书架上摆满了书籍,但主要的还是农史领域的著作。对他来说,搞农史属于偶然,也属于必然。

  杨乙丹本科学的是经济学,因自身对历史感兴趣,上研究生的时候,选择到西农科学技术史专业就读,师从樊志民教授。由于樊志民讲课带有陕西口音,起初,杨乙丹有点不适应,慢慢适应后,樊志民的博学和精彩授课让他对这个领域更加充满兴趣。研究生期间就在有关学术期刊发表了不少论文。

  至今,他都对研究生第一课记忆犹新。“迎新座谈会上,老师们首先给我们讲的是研究所和农史专业的基本信息,讲辛树帜、石声汉等前辈们的辛苦劳作和在农史领域做出的卓越贡献。”直到现在,这个优良传统都还在继续。不同的是,杨乙丹由当时的聆听者变成了讲述者。“有句话说得好,忘却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每次想到前辈们的辉煌业绩,我们内心都充满了激动与紧迫感。不能给前辈丢人,要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事情。”

  硕士毕业后,杨乙丹又考取了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博士毕业后,回到老家河南一所高校工作。在河南工作的两年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由于该校没有农史专业背景和研究氛围,杨乙丹内心很痛苦,觉得没找到心灵的归宿。2011年,他决定回到母校工作,重新从事农业史研究。当时他已是副教授,回校后,只能从讲师开始,但还是义无反顾地回来了。

    2011年来校,2018年评为教授,杨乙丹的辛苦付出换来了回报。8年间,他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含重大项目子课题)4项、其他项目5项,参与省部级项目4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2部,被甘肃省委采纳资政报告1份,参与编写中宣部、教育部“马工程”重点教材1部。并先后荣获陕西省第十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著作类)、中国农业历史学会优秀成果二等奖各1项,被评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教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谈及未来,杨乙丹表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和使命。辛树帜、石声汉、夏玮瑛、李凤岐、马宗申、冯有权等先辈们完成了他们的历史使命,整理校注了《齐民要术》《农桑辑要》《农政全书》《授时通考》等历代大型骨干农书,为后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邹德秀、张波、樊志民等在前人基础上开辟了新的领域,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作为一名农史研究者,将继承和发扬前辈们光荣传统,围绕国家、民族和文化自信,进一步挖掘中国农业历史文化内涵,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农业历史文化。此外,杨乙丹还强调,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坚守三尺讲台是每一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也是崇高的使命。要教学相长,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用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知识滋养每一名学生的心灵。“希望农史学科和学校的明天更美好。”

编辑:张晴

终审:闫祖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