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风采

【西农奋斗者】(5)坚守中的巨变(五)

久久为功  播在黄土高原的火种

  “这40年,水保所固原站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宁夏自治区政协副秘书长陈丽萍评价到,“他们扎根穷苦的宁南山区,开展的工作意义重大:一是把科学技术的引进与试验示范推广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大地缩短了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时间和进程;二是把科学研究与产业培育结合起来,得到了农民的支持,使农民得到实惠。”她真诚地表示,“他们这100多人是我们宁夏人民的功臣啊。”

   2000年,固原生态试验站被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协联合授予“全国科技扶贫先进单位”,程积民、李壁成两位正副站长被授予“全国科技扶贫先进个人”。自治区政府在给中国科学院写的信中称赞道,“水保所在固原的科技工作者是中国科学院的骄傲,宁夏人民的功臣。”

  在固原的40年,水保所一代代科技工作者扎根黄土高原,情系绿水青山,胸怀家国百姓,在黄土高原播下了改写贫穷落后历史的火种:一是播下科技的火种,二是种下了生态文明的理念,三是留下了艰苦奋斗的精神。

  1978年,中国科学院同有关省合作在全国建设5个农业现代化综合科学实验基地县,即湖南省桃源县、河北省栾城县、黑龙江省海伦县,和另外两个需要改变贫困面貌的基地县——宁夏的固原和盐池县。

  1980年,宁夏自治区政府为了加速农业现代化基地县建设,招收了50名离高考录取只有几分之差的农村学生,把他们安置在我校水保所上黄村科研基地,给每一位老师名下分配一到两名学生,跟随专家边工作边学习。

  这些热血青年,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渴望改变家乡落后的面貌和贫困的现状。在山仑、巨仁、邹厚远等30多位专家的精心培养和实际锻炼中,成长为一支有理想、有抱负、有担当,能够把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队伍,在宁南山区不断创造奇迹。

  魏冠东,16岁高考落榜,有幸成为这50名学生中的一员。“十六七岁正是我们成人的时候,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宝贵时期,整天跟在专家身边耳濡目染,他们那种勇挑重担的使命精神,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孜孜以求的答卷精神,深深地流躺在我们的血液里,转化为我们不知不觉的自觉行动。”

  走近固原县庙台小流域,从路边俯瞰下去,群山包围中,利用自然地势修建的梯田,整齐地错落着,不同的绿色交织在一起,农家小院点缀其中,形成一幅天然的美丽图画。“这里7500亩梯田的每一块地,1500亩坡耕林的每一条路,我都很熟悉,在这干了整整16年。”魏冠东感叹道。

  从1983年到1991年,魏冠东参加了水保所在固原开展的“六五”“七五”科技工作,打下了科学研究的基础,学到了艰苦奋斗的精神。此后,他辗转农业现代化基地办、农业建设指挥部、农建办、扶贫办等多个岗位。1996年,固原县大搞农田基本建设,魏冠东担负起了每年35万亩梯田、660公里田间道路建设的规划、指挥、实施职责。“从老师们那学到的都用上了。”16年间,像庙台小流域这样的上万亩治理片区有11个。


2007年,山仑(右三)、侯庆春(左二)、马永清(右一,固原生态试验站站长)回到固原科研基点,与曾经的学生相聚(左一为马国忠,左三为张鹏,右二为郭富国)

  像魏冠东一样,这50名学生,在水保所专家的精心培养和科学滋养中,迅速成长为一支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科技骨干队伍。他们扎根农业一线拼搏奋斗,播洒科技的火种,传播生态的理念,传承科学的精神。

  张鹏是邹厚远的学生,对生态的理解非常深刻,当过乡长、书记、副县长、县长,一直走在扶贫的第一线。他在工作中把科学的道理和方法活学活用,严格贯彻生态理念。在西吉县当县长的时候,下乡和扶贫办的同志整地,结果把已整好一半的地全部重新按照在上黄科研基地学到的科学标准重新整了一遍。

  没办法,老师们的那种科学精神和工作作风,已潜移默化到我们身上了。”张鹏回忆道,“我和黄英去水保所帮老师整理资料,邹老师就给我俩上课讲生态学。‘生态学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环境方面的科学。’到今天看来,那一批老专家开展的工作,为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制定,以及后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意见的出台,打下了科学的基础工作。”

  彭阳县(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划固原县东部彭阳、王洼两区成立彭阳县)曾是西海固生态最脆弱的地方之一,但如今的彭阳已走出荒山秃岭的困厄。大刺槐、白杨、漳河柳等落叶阔叶树,云杉、油松等长青树随处可见,青山葱郁、群岭叠翠。

  “我们县几十年一张蓝图绘到底,为造林整地挖的沟连起来可绕地球三圈半,先后荣获了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水土保持先进县、全国退耕还林先进县等多个荣誉。”该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郭富国提起彭阳的生态建设,满是骄傲和自豪。

  郭富国也是50名学生中的一员,他跟随巨仁老师学习、工作,后来先后在彭阳县科委、县政府、政协和人大等重要岗位工作,彭阳的生态建设规划大多出自他手。每一条沟,每一座山,都留下了郭富国的足迹。“巨老师的数学特别好,白天工作完后,晚上老师就给我们讲数学,讲系统学的方法,我们成功地把系统工程的理论运用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非常成功,得到了大奖。这种统筹兼顾的方法,让我们每一个人不管在哪个岗位,都不会以自我为中心,追求片面,单打独斗。我们一定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到合作共赢,结果最优。”

  “山顶林草戴帽子,山腰梯田系带子,沟头库坝穿靴子”,由水保所专家凝聚智慧提出的小流域综合治理理念,在宁南山区早已遍地开花。以小小的彭阳为例,截止目前,累计治理小流域106条、1779平方公里,治理程度由建县初的11.1%提升到现在的76.3%,森林覆盖率由3%提高到26.7%。彭阳经验被全国人大列为建议案,在全国黄土高原同类地区进行了广泛的推广。

  2007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彭阳阳洼流域视察工作时指出,“退耕还林的综合效益已经显现了,我的心里有底了。彭阳虽小,但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成效明显,实践证明,像这样扎实的工作和明显的效果,国家投点钱是十分值得的。”

编辑:王学锋

终审:闫祖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