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风采

【西农奋斗者】(2)坚守中的巨变(二)

因地制宜 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

  “吃的救济粮,穿的军大衣”,这是上世纪70年代末宁南山区百姓生活完全依靠政府的真实写照。种庄稼是第一需要,农民的吃饭是第一需要。只有吃饱饭,才有力气干。

  1980年,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山仑被任命为宁夏固原县委副书记,开创了我国科技干部挂职地方干部的先河。作为地方父母官,全县农村人口的肚皮问题成为他要解决的头等大事;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他有责任早日解决宁南山区老百姓的肚皮问题。他把研究的根扎在了上黄村,在60亩干旱贫瘠的土地上,带领刘忠民、邓西平等科研人员开展作物抗旱性、作物生产力和水分利用试验研究。

  作为山仑先生的助手,刘忠民36年的工龄有15年在固原度过,他把这里称作第二故乡。“很多科研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山先生都要求我先提意见,然后两人交换看法就行了。他的这种领导艺术,发挥了大家的主观能动性,极大促进了我们的工作,为取得研究成果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前期旱地农业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山仑带领的团队根据调查及试验所得结果提出夏秋作物比例为6∶4 并扩大豆类面积的建议被当地所采纳。相关研究结果为制定宁南山区固原县和彭阳县旱地农田种植制度改革方案提供了基础依据。

  针对宁南山区农业投肥严重不足,山仑及其同事总结出农业“关键在水,出路在肥”的科学结论,获得自治区主管领导亲笔回信,指示有关部门调集大批化肥,大力推广深施肥技术。10多年累计推广1200多万亩,亩产由三四十公斤增产到100公斤,为改变宁南粮食生产长期在低产水平下徘徊局面,解决群众温饱发挥了战略性作用。

  提高旱作产量“关键是水,出路是肥”的论点,经宁南山区实践为全国旱作产量提高从理论和技术上提供了科学支撑。1994年,农业部将山仑团队的旱地化深施作为重大增产技术,在全国推广应用面积达5390万亩,年增效益18亿以上。

  在固原的十年里,年过半百的山仑主持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攻关课题,在固原和彭阳两县建立了3个试验示范区,17个科研试验点,沿着“退耕、改制、种草、还牧”的方向,探索着旱地农业良性生态体系的新路子。他和陈国良主编的《黄土高原旱地农业理论与实践》,是第一部黄土高原旱地农业的科学论著,被评审专家认为丰富和发展了我国旱地农业科学技术,并将为世界旱地农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作为首批扎根宁南山区的负责人,山仑和农民成了朋友,他的科学研究十分接地气,提出的建议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得到当地人民的信任。宁夏彭阳县委县政府赠送他一块写有“殚精竭智,造福人民”的牌匾,成为山仑最珍贵的一份荣誉。

  1995年,62岁的山仑戴上了院士的桂冠,成为水保所历史上的第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他的当选,让上黄村的村民无比的高兴。“他是我们上黄村走出的院士。”作为支持山仑开展研究工作的老支书,黄占刚无论何时提起此事,满脸都是掩饰不住的自豪。

  科学研究接地气,成果化为生产力。—批具有全局性、综合性和实用性的科技成果,如“农林牧优化结构模式与增产技术”被国家科委列为1990年百项重大推广项目之一,“一种新型抗旱剂-钙与赤霉素合剂的研制及在旱作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小麦新品种宁冬1号的选育”“固原县旱作农业增产体系及依据研究”等成果,在生产上被推广应用,促进了宁南山区的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上述成果推广面积2000多万亩,累计增产粮食10.5亿公斤,累计经济效益12.5亿元。

  1991年,28岁的赵世伟走进了固原。一到上黄村,他就深入农户家中,了解他们的生活和生产情况。当得知随着氮肥用量的加大,出现增施不增产的问题,造成尚未脱贫的上黄村民负担加重时,他就开始了旱地农田—作物系统氮素循环特征的研究,发现了现行施肥方法存在高挥发、高残留、高不明途径损失和利用率低“三高一低”的氮素运移特征,并认为施肥方法不当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

  针对存在的“三高一低”问题,他提出了减少基肥量以降低土壤残留,改表追为深追,改固态追肥为液态追肥,实行基肥+深追+叶面施肥的综合施肥技术。通过模拟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上述原则和施肥技术,不仅可以减少氮肥用量和氮素损失,使氮肥利用率从22.3%提高到56.6%,而且增产20%以上。同时他还进行地膜玉米等作物的农艺栽培技术试验,获得了玉米亩产750公斤的高产。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巡时强调,“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九五”以来,固原生态试验站根据宁南气候变暖和春旱加剧的趋势,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改春小麦为孙继斌主持选育的冬小麦新品种“宁冬1号”,李壁成、赵世伟、党增春等开展了小麦改制及其高产栽培模式的示范推广,被政府采纳累计推广400万亩以上,每亩增产100公斤以上,成为解决宁南干旱山区粮食上台阶和稳定解决温饱的重大战略举措。

  历经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的推广种植后,现在的赵世伟把目光又瞄向了小杂粮产业。小杂粮是宁南山区的传统优势作物,以豌豆、蚕豆、扁豆、荞麦、莜麦、糜子、谷子等为主的小杂粮种植历史悠久,常年种植面积150万亩左右,是西北地区小杂粮的主要产区。但长期以来,被农民作为倒茬作物种植,存在规模效益低、良种覆盖率不高的显著问题,没有形成产业化优势。

  “宁南山区发展小杂粮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海拔高,工矿企业少,无污染,是生产小杂粮的一片净土。高寒冷凉的气候非常适合小杂粮种植,特别是小杂粮的生长发育与当地气候雨热同季,小杂粮生产极少使用农药、化肥,是真正的天然绿色食品。”赵世伟在固原开展了一系列小杂粮引种试验研究,决心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为老百姓的餐桌提供健康的小杂粮农产品。

  从没饭吃到有饭吃,从有饭吃到吃饱饭,从吃饱饭到吃好饭,宁南山区的农民历经艰难的岁月才走到今天的幸福生活,陪伴着他们的是水保所四代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持续奋斗。

编辑:王学锋

终审:闫祖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