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九旬的郭士英教授在教育战线上辛勤耕耘了38个春秋,对青少年怀有深厚的感情。1987年他退休后,义务教育青少年,不图名利,乐于奉献,赢得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广泛赞誉。
退休后,郭士英教授自愿承担起教育青少年的任务,深入校园和社会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他先后义务为中、小学生和大学生作“论昆虫世界与你们的期待”“现代青年必须具备的素质”“爱国与成才”等教育报告60多场,听讲学生达9000多人次。他作的报告,内容丰富生动,感人肺腑,催人奋进,使学生受到了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为了使学生立志成才,郭士英教授收集那些通过奋斗而成才的真人真事,自费编印《事业成功之四要素》《名人成才故事》等资料1000余份,发给大学生和中学生,勉励学生刻苦学习,提高综合素质,成为国家有用之才。他还深入学生之中,和学生促膝谈心,教育学生如何学习和做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他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在学习、生活、就业、考研等方面有什么问题,都喜欢向他求教和咨询,有什么难事都愿意向他倾诉,他都竭尽所知给予解答。信息学院有一名男生失恋,精神恍惚,心里非常痛苦,课听不进去,寻求他帮助,郭士英教授经过多次耐心劝说和开导,使该生从苦恼中解脱出来,重新振作精神,努力学习。像这样的事例很多,他先后帮助过100余名学生走出人生低谷。植保学院一名学生对所学专业不热爱,整天埋怨,学习不努力。郭教授得知后,给该生讲解植保专业的发展前景和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使该生对所学专业逐渐产生了兴趣,发奋学习,顺利完成学业并走上了工作岗位。其父母非常感激,特意到郭教授家致谢,感谢他对孩子思想上的关怀,精神上的鼓励。
郭士英教授不仅关心校内学生健康成长,而且还帮助校外学生成人成才。他和校外一些中学生结成忘年交,自费给陕西、黑龙江、湖南等地学生寄学习资料和励志书籍,写信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勤奋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孟超是杨凌区张家岗村一位农民的子弟,他上初中时经常帮助父母在学校附近的蔬菜市场卖菜,郭士英教授看到后就把孟超叫到自己家里,给他讲名人成才的故事,发给励志资料,鼓励他好好读书,将来会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在郭教授的指导和激励下,该生刻苦学习,考上了西安财经学院,后被国家招收为飞行员。孟超说:“没有郭老师,就没有我的现在。”郭士英教授先后帮助8名中学生圆了自己的大学梦,使他们走上了工作岗位。有的学生成才后,对郭教授感激不尽,常写信尊称他为好爷爷。
郭士英教授生活十分俭朴,学校分配的64平方米房子并未装修,家具还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一个人造革手提包用了二十多年,补了又补,仍舍不得更换。但他时常关心贫困地区的学生,并向他们捐款捐物,奉献爱心。当我国南方发生水灾、四川汶川等地发生地震后,他慷慨解囊,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和学校。本校食品学院大四学生王寒碧,因家里经济困难,不能按时交纳学费,他得知后资助1000元。生命学院强慧妮同学,家在陕北农村,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后考取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弟弟也在上大学,父亲又有病,家庭十分困难,郭教授先后资助4000多元,帮助她完成了学业。有的贫困学生到偏远的地方找工作或实习,经济紧张,他就给每人资助200-300元,作为路费。近几年来,他先后资助过11名贫困学生,资助金额15000余元。他说:“我资助学生是助人为乐,不图什么回报,只要学生成人成才,我心里就快乐和欣慰”。
郭士英教授把义务教育青少年作为自己的人生乐趣,三十年如一日,这种精神难能可贵,令人敬佩。2008年和2010年他两次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评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受到了表彰。
编辑:张晴
终审: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