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国家精品课程网,输入“森林昆虫学”,出现了广袤森林背景下两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和一朵纯洁无暇的白菊花的课程图片。点击进去,一位文质彬彬,架着眼镜,双目炯炯的中年教师向您娓娓道来有关奇妙的森林昆虫王国的故事。他就是森林昆虫学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带头人,陕西省教学名师,我校林学院李孟楼教授。
名副其实的教学名师
年近六旬的李孟楼似乎和教师这个职业有不解之缘。17岁高中毕业后,从小学教到初中,当了4年教师。1977年考上大学,1981年留校任教至今已经35个年头。
当过教师的李孟楼深知,要想做一名好教师并非易事,但既然做了就一定要做好。《森林昆虫学》是森林保护专业的基础课,是学生认知该专业的入门课,他通过大量听课、看书和阅读文献,汲取老教师的授课经验,逐渐掌握了课堂教学技巧,提高了教学水平。
“授课时,李老师重点以丰富的事例引导出课程内容。讲到昆虫分类时,他会告诉学生此类昆虫的生存环境,怎样不用显微镜只是通过肉眼就可以分辨其是哪个类群的昆虫。例如讲授双尾目昆虫时,他说双尾目昆虫比较小,很多人很难采到它的标本;在生活习性上它喜欢又阴又湿的地方,用镊子拨动腐植质,然后慢慢去看有没有白色的小虫子;如果发现有,就看腹部有没有一对尾,有的话基本上就是双尾目昆虫,由此引申再讲授该类昆虫的特征。”97级森林保护专业毕业生、现杭州力克除虫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卢继荣回忆到,“又如,在讲授昆虫生理学时,对于昆虫生理生化指标测定中一些抽象的术语,李老师指出,就类似于人到医院做各项检查和化验一样,这就很便于我们理解和记忆了。”
长期的教学一线经验让李孟楼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料,完成了国家精品课程暨精品资源共享课《森林昆虫学》课程网建设,主持完成的“森林保护系列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获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带领的森林保护教学团队进入国家教学团队建设行列。
李孟楼深知,一本好教材能够促使学生掌握课程知识、提高自学兴趣。为此,他组织全国同行几十位学者主编写国家规划教材《森林昆虫学通论》,作为主编出版了“十一五”规划教材《资源昆虫学》《科学研究方法》《森林动植物检疫学》《科研基本方法》及《森林保护学科发展足迹》和《林业有害生物种类识别手册》等。
从零开始的“昆虫画家”
翻开李孟楼主编的51万余字的《森林昆虫学通论》,记者立刻就被书中的插图所吸引,一幅幅妙趣横生的昆虫画作跃然纸上。因老教材的插图重复拓印导致画质差,为了让学生清晰、直观的了解昆虫的面貌和细节。1999年,4 0岁出头的李孟楼从零开始自学Photoshop软件。刚开始学会PS软件后,绘一幅昆虫图需要一周乃至更长的时间,为此,他坚持每天绘图到晚上11点多,连续绘图一年多,熟练后一天能绘图4-5幅,最终绘出了书中栩栩如生的236幅插图。
在组织6所农林院校、1所研究中心共18位老师编写《森林昆虫学通论》教材过程中,因为写作风格、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写作方式等原因,作为主编的李孟楼花费了大量心血,用了1年多时间才完成了统稿;其中一位老先生写的非常好,但其写作文法与该教材整体结构不协调,李孟楼就逐字逐句的修改,类似这样的修改约占该教材的50%。
但是,在《森林昆虫学通论》即将完工时,电脑和李孟楼开了个“玩笑”,电脑出现了故障。之前两年编写和统稿的文字资料以及插图大部分丢失,真的让人欲哭无泪,解决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重头再来。又经过一年多的重新编写、统稿、绘图和组织编排,2002年,《森林昆虫学通论》正式出版。
《森林昆虫学通论》是国家精品课程《森林昆虫学》配套的“十一五”国家规划纸质、光盘教材,目前已作为全国高等农林院校森林保护和林学专业本科教学教材,连续采用15年,也是全国高等林业院校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指定参考书目。
《森林昆虫学通论》也获得了校内外的一致好评。著名昆虫学专家袁锋教授,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邰发道教授和奚耕思教授都对该书给予了高度评价。
“跨界”专家的科研之路
李孟楼认为,科研是教学的基础,长期科研工作中积累的科研技能和经验,有利于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为此,他身体力行,将自己多年科研积累应用于教学。
光肩星天牛是重要的林业害虫,主要危害杨、柳、元宝枫、榆、桑等树种。被害树木质部被蛀成隧道,常遭风折或枯死。其中大官杨、加杨和美杨株被害率可达100%。
1996年,光肩星天牛跟随木制品传播到美国。美国政府表示,将提供科研经费和中国林科院进行合作,研究光肩星天牛天敌花绒寄甲对光肩星天牛的控制效果。然而当时很少有人知道花绒寄甲的习性,更不知晓如何人工饲养。李孟楼承担了花绒寄甲生物学与人工饲养研究任务。
“为了搞清楚花绒寄甲成虫的越冬场所,他不顾危险,用‘人梯’爬上紧邻约50厘米污水沟的几十米高的杨树,在树皮下、天牛分泌物等隐蔽场所里剥查天牛虫道,找出其成虫越冬场所分布规律。为了采集大量的成虫,他四处奔走,一次乘坐农用三轮车赶往周至县伐木现场,三轮车翻入路边深沟,但他和学生带伤坚持赶往伐木现场完成了采集任务。”林学院实验员郭新荣回忆起当年参与花绒寄甲研究任务时的情形仍然记忆犹新。
饲养花绒寄甲的前2-3年,李孟楼养了几千头花绒寄甲,无一存活。但是他并没有气馁,经过不懈的探究,最终解决了花绒寄甲人工饲养、繁育和利用技术难题,并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
不仅在自己熟知领域的探索,李孟楼还以“跨界”专家的身份,从2005年开始无刺花椒新品种的培育。
李孟楼坚持每个暑假调查一个花椒主产地省份花椒种质资源分布。有一次,听说云南有特殊的花椒品种,他急匆匆前往。坐火车到丽江,倒班车去宁蒗县,再坐三轮车到村子,由村民带路骑行了七八个小时的山路,才找到山顶的村子,采集好样品后,回到租摩托车的村子已是凌晨一点。得知从中条山到五台山有野生、特殊的花椒,连续一个月他将这条线路跑了三遍。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罕见的、少量的花椒无刺枝条样品。历经16年艰苦攻关,李孟楼成功培育出了“农城1号”无刺花椒新品种。
李孟楼先后主持国家科技支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课题18项,获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152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项。
“希望通过教学,教会学生认准一个事情后,就要拼全力去做好,在做事情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获取课堂和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李孟楼这样勉励自己。
编辑:张晴
终审:闫祖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