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丽利用授课间隙为学生答疑解惑
黄丽丽是一个土生土长的“西农人”。
从1978年以学生身份初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时称“西北农学院”),到1985年成为这里的一名教师,再到如今担任该校植保学院副院长,黄丽丽在这座校园里已经度过了近四十载的春秋。她也从一名普通的年轻学生,成长为桃李天下的教学名家。
就在今年7月,黄丽丽被评为了第八届陕西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关于教学,她也有着太多的话要说。
激发学生责任感
从初入高校至今,黄丽丽几乎从来都没有离开过教学,尤其是本科教学的第一线。但相比于初入教坛,如今的她对于教学的看法却有了一些改变。
“毫无疑问,大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育人,在这方面,任何教职员工都不能马虎。但教师是不是只要认真教学,就能‘达标’了呢?”采访中,黄丽丽表示,以自己所从事的植物保护相关专业为例,这是一个既辛苦,待遇又非常低的农业领域,但对于国家的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却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其实要比讲授几个具体的“知识点”要重要得多。
“对于新时代的大学生而言,仅仅靠强制和限制是很难让他们学好知识的,我们必须首先培养他们对专业的兴趣,而对于诸如植保这类专业来说,让学生明白这些专业对国计民生的重要意义,是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黄丽丽说。
于是,在课内外的聊天中,黄丽丽甚至会从“早晨有没有吃饭”这样的小话题中,告诉学生某类病虫害一年会毁掉多少粮食,而这些粮食又能养活多少人。“学生对于我们的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有了更深的认识,他们的责任感才能激发出来,从而引发他们对于专业学习的兴趣。有了兴趣,他们才能用心学下去。”
让学生找生产问题
有了兴趣,学生自然会愿意学,但老师又该如何教呢?
在黄丽丽看来,植保学科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离开了田间地头,离开了实际应用,教学的根基也就不复存在了。为此,她对学生的实践教学极其重视。
“每年,我们都会给学生安排大量的实验实习课,”她说,学生们会在田野、果园、温室、菜地接触各类植物,发现不健康、不正常的植株。“也许当时不能确诊是什么病虫害,但可引导学生到实验室利用仪器设备进行观察和鉴定。”对于发现的问题,老师也会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病因探索和防治研究,并最终将研究的成果反馈给当地的农民,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
“这就是我们的‘理论联系实际’。”黄丽丽告诉记者。
在她看来,在这样的教学实践中,老师既需要是一个“引领者”,在实践中引领学生独自发现问题。而在对问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他们又需要将身份转化为“指导者”,指导学生独立研究。但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我们的问题从生产中来,研究结果又服务于生产。同时,我们又培养了学生,让他们认识到了专业的意义和价值。这是一个一举两得的结果。”黄丽丽说。
课堂教学须分主次
黄丽丽坦言,除了实践课的学习,即使对于一般的课堂教学,我们也需要尊重学生,从学生的角度思考。
“举个简单例子,”她说,“比如每个老师在授课时,都会强调自己课程内容的重要性,想让学生掌握自己所教授的每一个知识点。但站在学生的角度想想,如果每门课都如此,学生本就不多的学习时间真的够用吗?”
对此,黄丽丽表示,在网络时代,对于理论知识不分主次地一味灌输已经不合时宜。“学生在网上一搜,什么知识都能掌握。”我们需要把知识点按层次再细化,确定哪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知识,哪些知识学生只要了解就够了。
“以苹果的病害防治为例,有几十种病害,如果每一种病害的诊断识别、病原菌特征、病害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都讲到,学生怎么可能全部理解和牢记?”黄丽丽说,因此,我们只需要让学生掌握诊断病害的原理及主要病害的诊断特点,如何分辨病原真菌和细菌的特点及引致病害的特点和规律等核心理论知识,至于一般病害的某些具体的细节,学生只要了解即可。
采访中,黄丽丽表示,在当前的社会,毕业生的本科专业知识和将来的就业职位常常有着很大的偏差,学生的社会功能也是多重的。这就要求大学在培养学生时,需要有的放矢、有舍有得。“首先让学生明白为何要在社会中发挥功能,让他们有这样的冲动,之后才谈得上水平和能力,至于具体知识的学习,那是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体会的,是一辈子的事情。”黄丽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