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我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多措并举全面加强教材建设

近年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工作体系,优化工作机制,形成了学校高度重视、全员积极参与的教材建设新格局,为促进教育改革、提高育人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撑。

自2016年以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自编教材入选第二批农业农村部“十三五”规划38种,位列农林院校第一;入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增补选题24种,位列农林院校第二;仅2020年上半年,学校有50种余种高水平规划教材出版或书稿交付出版社……这些只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材建设成效的一部分。以上成果的取得,得益于该校建立了“申请有帮助,编写有支持,出版有奖励,使用有要求”的“四有”工作体系。学校的教材工作坚持守正创新,靶向施策,推出多项硬招实招,实施课程教材一体化建设,让教材建设结出了累累硕果。

——构建教材建设管理体系。2016年恢复成立了教材科,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与管理,推进教材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出台了一系列教材规章制度,涵盖教材管理机制、教材建设、教材选用、教材激励等多个方面,为教材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深化教师评聘制度改革。学校将教材建设成果作为副教授晋升教授、教授晋级的重要条件之一,国家级规划教材主编可直聘教授或教授晋级。

——改革教学津贴分配办法。在新的教学津贴分配办法中,对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奖励15万元/种,省、部级规划教材奖励5万元/种,行业规划教材奖励3万元/种,其他教材奖励1万元/种。

——逐年提高教材建设资助经费。2016—2018年,学校每年设立20万元专项经费,支持教师编写教材。2019—2020年,学校全额资助重点教材出版费,两年共资助教材建设专项经费300余万元。同时,在课程建设、教改项目等增加教材建设预算。

——启动校级规划教材建设工作。学校以项目为牵引,加强教材培育,开展校级教材立项工作,围绕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 组织力量重点编写出版一批立足于本校学科优势的优秀教材,鼓励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国家教学名师等主编教材,规划建设了两批共179本校级规划教材。

——开展校级优秀教材评选。学校将“加强高水平教材建设”列为学校发展的“硬指标”,每两年评选一次育人效果显著、易教利学、师生评价高的校级优秀教材。

——全过程保障教材建设。学校安排专人精准对接专业、课程、教材、教师、出版社,做好精准服务和跟进工作。与行业优秀出版社建立“教育出版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做好教材建设与出版工作,借助品牌优势推广与应用。

2016年以来,学校公开出版教材135种,其中新增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7种,全国农业教育优秀教材4种,入选省部级“十三五”规划教材选题124种。编写了一批农林水学科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填补专业空白的特色教材,如该校研究员吴普特主编的《虚拟水与水足迹》教材填补了国内外学科领域空白,教授冯永忠主编的《农业:人类文明根基》是的首部“大国三农”的教材,教授龙明秀主编的《牧草栽培学双语辑要》是行业首部专业课双语教材。

下一步,学校将继续结合一流本科建设,深化教材研发,推进学科课程教材一体化建设,聚焦粮食安全、生态文明、人类健康、乡村振兴四大战略问题,努力打造一批反映农林产业发展前沿的新兴涉农专业教材,为培养“知农爱农为农”新型农业人才、服务乡村振兴提供强力支撑。

(责任编辑:周雨曦   审核:刁巧燕)

原文链接:http://jyt.shaanxi.gov.cn/jynews/gdxx/202007/26/104668.html?go="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