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我校

奋斗者 正青春

《 人民日报 》( 2023年01月18日   第 11 版)

1673986256563_1_副本.jpg

图①:徐正航  杜安娜摄

图②:梅跃辉(前) 怀萱摄

图③:宋 哲    张天摄

图④:赵 虎    刘卓摄

图⑤:卓 拉    靳军摄

图⑥:夏 纪(中)    沈科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员卓拉——

扎根西部  践行节水理念

本报记者  吴  月

“当我们在餐厅点一道菜,或在超市买水果时,我们已经消耗了一定的虚拟水……”在《虚拟水与水足迹》慕课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卓拉娓娓道来。

卓拉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基于水足迹和虚拟水理论的农业水资源管理。与“水”结缘以来,这名85后青年科研工作者,始终在科学研究和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奋力前行。

2016年,28岁的卓拉从海外留学回到母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任教,“我愿意扎根西部,为学校发展尽一份力。”卓拉说。卓拉对黄河流域有着深厚感情,求学期间也被学校“脚踏黄土、情系三农”的传统深深打动,希望自己能够通过对水足迹和虚拟水的研究,服务国家需求。

何谓虚拟水?卓拉解释道,虚拟水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量,不是物理意义上的水,而是以虚拟形式包含在产品中的“看不见的水”。“我所做的工作,是尝试打通从生产到消费等环节,为农业节水提供更多可行性方案。”卓拉说。

通过不懈努力,卓拉创建了基于土壤水分动态平衡的作物生产水足迹计算方法,解决了多尺度表征难题,大幅提高了计算精度,实现了大区域、长时间的作物生产水足迹定量评价。

“卓拉老师常常教导我们,眼光要放长远,要做有意义的研究。”谈起自己的导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栗萌说。

发现学生情绪低落时,卓拉会主动与学生谈心;得知有同学春节无法回家时,卓拉主动送上关心,跟同学一起过年。栗萌说:“老师常对我们说,做人是第一位的。她经常教导我们要诚实、踏实、努力、善良。”通过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影响,卓拉努力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科研。

近年来,为了普及前沿的水科学知识,帮助更多人了解“看不见的水”,卓拉还积极推动科研成果上书架、进课本、科普化。翻开她参与编写的科普书籍《看不见的水》,一个个生动的手绘形象跃然纸上。

卓拉说,她希望通过更为通俗的语言、更加活泼的形式,带领更多读者了解虚拟水与水足迹等相关科学知识,从而呼吁更多人形成科学的节水理念、采取科学的节水行动,共同保护水资源。

“我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卓拉说。

(付文婷参与采写)

原文链接: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3-01/18/nw.D110000renmrb_20230118_1-11.htm

20230118_副本.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