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我校

《教育部网》传承红色基因 回归育人初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着力培养担当复兴大任的时代青年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简报〔2019〕第10期 总第156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9年5月13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力弘扬和传承红色文化,创新红色基因的传承模式与培植手段,丰富红色基因内涵,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和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卓越农林人才。

  坚定红色信仰,筑牢理想信念主阵地。学校制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意见》,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全方位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在学生社区建设“党团活动室”,出台学生党支部定期学习制度,着力提升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二是开展红色教育。开展“红色主题报告会”“红色经典诵读”等活动,组织学生在重要纪念日赴扶眉战役纪念馆、延安、照金等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三是实施党建领航。出台“党支部书记与支部成员定期谈心谈话”制度,全校各党支部书记通过面谈、电话、视频等形式,与学生党员、发展对象“一对一”谈心谈话工作,实现了谈心谈话全覆盖。持续开展“亮身份、践承诺、树形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全体学工干部和学生党员佩戴党徽,向师生承诺服务内容,树立党员队伍形象。

  弘扬红色文化,唱响校园文化主旋律。学校将红色基因传承融入大学文化建设同部署、同落实、同安排,打造校园红色文化精品,以“红色文化”引领学生深植家国情怀。一是“西农精神”落地生根。挖掘校史校训校歌和学校名师大家先进事迹的教育作用,以弘扬老一辈科学家“扎根杨凌、胸怀社稷、脚踏黄土、情系三农、甘于吃苦、追求卓越”的“西农精神”为主题,打造话剧《雕虫沧桑》、微视频《李振岐—窑洞院士》等校园文化精品。二是“红色元素”精准注入。用好“校园文化之春”“金秋科技艺术节”等文化平台,举办“唱响春天的故事—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复兴之路知识竞赛”“我为红色经典代言”等文化品牌活动10余项,参与学生达3万人次。三是“红色社团”集体研学。成立“红色社团”,配备专业指导教师,开展红色故事会、座谈会、主题讲座等多种形式的线上线下活动,引领广大学生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切实增强了青年学生爱党爱国情怀。

  打造红色网络,抢占网络育人主平台。学校不断创新推动官方微信、微博、易班网等新媒体平台建设,举办微视频大赛、网络文化节、网络安全宣传周,成立学校新媒体联盟,构建网络育人“同心圆”。一是加强队伍建设。坚持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双标准”,选聘优秀辅导员担任网络育人指导教师,将网络育人工作纳入业务能力考核,着力培养校园网络文化工作室、易班学生工作站等团队,吸纳一批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参与网络育人。二是丰富内容设计。精心设计“互联网+红色基因”主题活动,开展“诚信友善雷锋月”“富强文明运动月”“爱国敬业劳动月”“富强民主国庆月”等主题月活动,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我眼中的十九大”“献礼党的生日”等线上活动,打造“红色网络”。三是构建媒体矩阵。成立新媒体联盟,坚持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用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西农故事,传承西农精神”。2018年,学校新媒体联盟成员单位在微信平台累计推送信息15000余条,总阅读量650万人次,最大限度覆盖学生、教师、校友和学生家长群体。

  追寻红色足迹,拓宽实践育人主渠道。学校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广大师生在实践中感悟,在感悟中加深认识,促进知行合一。一是重点组建大学生暑期实践服务团。服务团赴延安、井冈山、西柏坡、遵义等革命老区开展科技帮扶、志愿服务,重走红色路线,接受革命教育,坚定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二是开展“牢记使命•勿忘国耻”主题教育。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走访抗战老区,聆听抗战故事,寻访革命足迹,感受抗战老区的发展变迁,学习和发扬抗战精神。三是组织西北乡村大调研。以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开展国情教育为目的,2018年学校组织2000余名师生成立西北乡村类型与特征调查团队,奔赴陕、甘、宁、青、新、藏等7省区,针对乡村产业、生态、文化、区位等要素开展调研,为乡村振兴分类规划设计以及数字乡村、智慧乡村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原文链接:http://www.moe.gov.cn/s78/A12/moe_2154/201905/t20190513_381766.html?from=timeline

编辑:0

终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