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我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四位一体”创新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 2024-01-0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承“承大禹志,立德言”的院训,探索形成全面摸底、精准帮扶、文培育、制度创新的“四位一体”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以全面摸底为前提,夯实精准育人基础。一是健全学生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精准确定学生经济困难等级。以“学院全覆盖,对象无遗漏”为目标,综合考虑学生家庭收入水平、家庭人口数、电子设备购置情况、每周校外就餐次数等因素,确定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和资助档次,实现差异资助。二是开展调查研究摸准实情,扎实做好学生摸底工作。通过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定期谈话、实地走访、跟踪调查,深入收集、加工与学生个体及其家庭相关的消费信息,构建学生消费指数模型,重点关注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学生、单亲及孤儿等群体的实际困难,结合实际情况每评每判,确保资助工作的公平性和全面性。

以精准帮扶为重心,提高多元育人实效。一是因生施策,保证帮扶工作有的放矢。在物质帮扶的基础上,对学业困难学生群体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采取高年级学生带动低年级学生,学业优异学生指导学业困难学生的形式,帮助学业困难学生提高学业成绩;结合学院实际情况设立辅导员助理、办公室助理、毕业生委员会等勤工助学岗位,采取有偿资助方式对综合能力欠缺的学生进行岗位帮扶,定期为学生助理进行办公软件、文件整理、人际交往等培训,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技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努力进取、自强自立的品质。二是因类施策,制定满足不同年级需求的培养计划。邀请高年级受助学生开展晚自习帮扶、经验分享会、“校园游”等活动,让大一新生更快适应校园学习生活;针对受资助学生设置专业知识答疑小课堂,由受助学生互帮互助,共同强专业基础;开展校企合作,举办“Top to Top”实习班,设置暑期社会实践受助学生专项,鼓励受助大三学生积极参与,提升实习实践能力;针对毕业年级受助学生,开展考研、保研、求职经验交流会、“一对一”模拟面试、个性简历问诊等就业指导活动,精准把握受助学生就业意向,增强升学就业竞争力。

以文培育为内涵,涵养资助育人文。一是培育学生感恩文。学院面向受助学生开展“感恩国家一封信”活动、给陌生人的一封信、通过“阳光团员”誓师大会、“感恩相遇”主题演讲、“感恩相遇,不负相遇”主题观影活动等活动,营造感恩氛围,帮助学生树立感恩意识。二是培育学生奉献文。开展“学习雷锋精神,争做热心青年”主题活动、烈士陵园扫墓活动、“善行一百”系列活动、阳光家教等,在丰富的文娱活动和实践活动中培养受助学生奉献精神。三是培育学生诚信文。举办“诚信育人”答题活动、开展诚信主题教育和座谈会、鼓励学生积极学习《大学生诚信教育》选修课程,通过系列举措在学生中普及诚信文,使诚信意识内于心、外于行。

以制度创新为保障,建立规范育人体系。一是搭建“层级递进式”资助责任机制,强资助监管。成立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学校统筹、学院负责、专业协同、班级为主、全员参与”的学生资助工作机制,细资助工作责任,推进资助育人工作落地见效。二是打造“三团”共建的资助育人平台,推动学生资助标准建设。由学院团委、学院阳光团工委、班级团支部协同搭建“互助型”资助育人平台,依托“三团”平台开展学习经验分享会、微课堂答疑、学业帮扶马拉松、雷锋月主题活动等,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引导学生提升价值感、使命感与责任感。三是健全资助资金管理办法,保障资助政策落实到位。健全学生家庭困难评判体系,规范学生资助工作档案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强资助资格认定工作,推进学生资助信息系统全面应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将继续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将资助育人工作融入学生资助全过程,切实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坚强保障和后盾。

原文链接:https://www.sizhengwang.cn/a/gzdt_yx/240108/1688862.shtml

`[PA]2$}0Q9RM[2Z_E]%0PT_副本.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