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青春的故事总是从勇敢的探索和丰富的体验开头。我校的社会实践活动连续21年被中央文明办、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评为全国先进的大品牌。得力的组织、热烈的氛围、新颖的模式、鲜明的特色,构造出一个完美舞台,莘莘学子在这里尽情展示自己的青春风采,奋力书写自己的花样年华,奏响属于自己的华彩乐章。
保护母亲河
渭河是三秦父老的“母亲河”,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渭河流域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水资源短缺、河流污染以及洪涝灾害等问题日益加剧。为了唤醒公众保护母亲河的意识,让更多人了解渭河、关注渭河,促进渭河流域综合治理开发,实现渭河流域人水和谐、建设渭河绿色长廊的远景目标,从2003年开始,我校义务环保协会连续4个暑假组织大学生参加“大学生绿色营”野外环境考察队,对渭河流域全程进行徒步考察,沿途呼吁社会各界以切实的行动保护母亲河。
4个暑假的徒步考察让队员们备尝艰苦。考察期间,队员们徒步加单车,顶烈日、冒风雨、啃干粮、睡帐篷,从渭河流域的源头——甘肃省天水市渭源县走到渭河潼关汇入黄河处,横跨甘、陕、晋三省27个县区。调查了44条渭河一级支流,数十条渭河二级支流,73个不同规格的排污口,沿岸20家化工企业,调查了4个自然保护区,6个水库,12个引水灌溉工程……行程近800千米。队员们一次次地走过,一次次地记录观察点4年间生态变迁、水生生物、植被覆盖、植物种类等详细情况,记录下渭河流域各段水利、防洪设施建设和维护情况……
4次考察,形成了四本考察文集,文集中的文字都饱浸着考察队员对母亲河的深爱,把渭河水文、资源、环境、经济和人文的真实图景展现给人们。令人欣慰的消息终于传来,在西部大开发的持续资金投入中,国家拟投资200亿元对渭河进行综合治理。四部文集现已成为政府部门治理渭河的第一手珍贵资料,大学生们的爱心,将流淌在未来母亲河的纯净河水中。
为大熊猫营造安全舒适的乐园
关爱自然、关爱生命是农业大学学子的基本价值立场。从2006年开始,我校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中国项目办联合,连续实施秦岭大熊猫栖息地周边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项目。此项活动旨在发动更多的社会力量来保护被誉为“生物基
活动期间,大学生们一方面积极开展各种农业知识培训,帮助建立农民特色产业协会,发放各种科普资料、书籍,捐赠各类生产、生活用品,解决农民实际生产、生活问题;另一方面深入20个保护区周边的近百个自然村,探访3000余户农户,对当地经济进行系统分析,掌握了大量基础资料,最后向地方政府和世界自然基金会提交了农村经济发展项目建议书。同时还建立了高校和自然保护区以及社区之间的技术支持机制,使得青年使者的活动落到了实处,对帮助山区群众寻求基于生态保护的新的发展模式,有效提高山区群众收入,缓解保护区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矛盾,从而有效地保护大熊猫,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这些富有农林院校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既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又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青春在村组社区闪光
关注“三农”、服务“三农”一直是我校的传统。从2005年起,学校和杨凌及周边县联合开展大学生任村主任和社区主任助理活动。同学们利用每年暑假和课余时间开展科技支农、农村青年培训、农村政策宣讲、义务助教服务等青年志愿者服务等活动,这为同学们提供了深度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大学生在参加村或社区管理过程中,既可以促进农村基层干部的文化素质、理论水平的提高,改进农村管理和服务,还可让同学们在实践中思索如何学有所用。大学生“村官”们积极为地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农村建设出主意、想办法、作贡献,促进了大学生与农民的交流,让广大学子更加了解社会,走进社会,培养了大家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运用所学知识为社会服务的能力。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动物医学专业2003级的詹辉就是这些大学生村官中优秀的一位。
2006年,詹辉被选聘担任陕西杨凌大寨乡周李村村主任助理。一年半的时间里,无论刮风下雨,每个周末詹辉的身影都会出现在村子里。他在村里创办了“农民夜校”,组织开展农技培训,推动成立了养猪协会,帮助农民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小助理的认真和扎实劲儿,得到了村民的好评。2007年,毕业后的詹辉毅然放弃了东部企业的优厚待遇,报名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选择去农村基层工作。他在日记中写道:“我的志愿者生活要告一段落,但选择农村的念头没有改变。我生于农村,在农业院校接受农业教育,与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我得为他们服务。”随后,他被分配到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刘家洼乡富源村,担任村主任助理、村党支部副书记。为了发挥自己的特长,带领村民致富,詹辉当起了指导村民养猪的“猪倌”。他从最基本的技术教起:建圈舍、选种猪、配饲料……他还在管理上大胆创新,提出规模化养殖的新思路,把富源村的养猪场办成了示范点。2008年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社等单位授予他“中国优秀大学生村官”荣誉称号。他身体力行,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奉献基层、服务农村、锻炼成才的精神风貌。
激发科技创新的火花
我校近年来坚持每年投入50万元设立创新基金,学生根据所学专业和兴趣申请创新项目,全校年均资助项目达200余项,每年参与学生人数达3000多人,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和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多次获得佳绩。同学们通过参与“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商业创业计划大赛、数学建模竞赛、网页设计大赛等科技创新活动,激发了创新热情,培养了科学精神,提升了人文素养。
2006年荣获“第三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的岳冬冬,就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的典型代表。
2001年,岳冬冬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生命科学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入学后,校园浓郁的学术创新氛围和老师的指点引导,使他身上蕴藏的创新热情和潜能被充分调动起来,不断迸发出耀眼的火花。他对科技创新的热情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几乎把所有课余时间都耗了进去:走路在想,吃饭在想,甚至晚上睡到半夜,脑子里突然爆发出灵感,也要立刻从被窝爬起来,把新创意记在时刻带在身边的专用笔记本上。为了保证在完成好学业的基础上搞好科技创新,岳冬冬总是把自己的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早起、晚睡、放弃假期休息对他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长期的勤奋努力,使岳冬冬自身素质得到提高,在科技创新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上大学的四年间,他共申请了8项国家专利,其中“多功能分隔塑料桶”等5项已经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授权;自主设计开发了“商品价格策划软件”“毒力测定软件”(V1.0,V2.0)版本、“森林害虫动态分析系统”4个计算机软件,并在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版权登记。
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超人”
2005年11月20日,我校生命学院2001级研究生吕超用了24小时零4分钟的时间,成功连续无差错背诵圆周率至小数点后67890位,从而打破了日本人友寄英哲保持了十年之久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消息传出,在场外昼夜守候的老师同学和新闻记者中间,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大家以此祝贺这位勇于挑战自我,不断超越极限的英雄。
吕超从小就有着超强的记忆力,特别擅长数字背诵与默写,通常记忆100位的数字只需10秒钟。进入农林科大学习后,学校良好的学风、激励创新的氛围,培养了他勇于挑战、不断开拓的精神,鼓起了他挑战背诵圆周率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勇气。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人们展示了中国人不断挑战自我、超越极限的决心和毅力,也展现了农林科大学子敢于超越、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推着轮椅上大学
2007年春天,美丽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园里,每到课余时间,人们总会看到一个女孩推着轮椅上的另一个女孩一起漫步:她们在晨光熹微中早读,在温暖的午后畅谈人生理想,沐浴着明媚的春光享受美好的生活,甜美的笑容伴随着她们成长——这就是农林科大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04级学生秦燕带着残疾姐姐上大学的一幕幕场景。
秦燕出生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右中旗元子乡一个偏远的山村,家境贫寒,父亲残疾,母亲前些年因病去世。家中姐妹3人,秦燕排行老二, 妹妹自幼体弱多病,姐姐5岁时便患上类风湿性关节炎,12岁时彻底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全家收入只有父亲一个人的工资,既要承担姐姐和妹妹的医疗费,又要支付秦燕和妹妹上学的学费。2004年,秦燕接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家人非常高兴,她是村里第一个考入重点大学的大学生。然而姐姐却成了她永远无法放下的牵挂。为了实现姐姐想在大学听课的多年梦想,秦燕决定将姐姐接到学校和自己一起生活。2007年春节过后,学校对她进行困难补助,并允许她姐姐在学校旁听。从此秦燕的生活更加繁忙了,每天早晨5点钟起床,照顾姐姐洗漱、穿衣服,然后送姐姐去教室上课,最后再赶到自己上课的教室。这样紧张的生活没有让秦燕感到一点烦恼,相反她觉得生活充满了阳光和乐趣,她为姐姐能在大学里学习、生活感到自豪和骄傲,为能帮助姐姐走进大学感到幸福和满足。
秦燕的事迹深深感动了她周围的人,也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人民网》《西部网》、陕西电视台和《华商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先后对其事迹进行了报道,2007年,秦燕被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学联授予“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称号,2008年被共青团陕西省委和省学联授予“大学生身边的青春榜样”和“陕西省青年突击手标兵”荣誉称号。
现在秦燕早已毕业离开了学校,但在这个美丽的校园里,却留下了这对草原姐妹车轮碾过的痕迹和匆匆忙忙的身影,留下了她们爽朗的笑声和一串串坚实的足迹,留下了许许多多令人潸然泪下的故事。她们用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奏响了一曲嘹亮的青春之歌,用乐观和坚强展示着平凡的美丽,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
全国优秀社团“大学生义务环保协会”组织开展渭河徒步考察活动
“博士团”科技下乡支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