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
1990年由陕西洋县中学保送进入原西北农业大学农学系学习,1994年考取本校生物化学专业研究生。1997年7月毕业到武汉华中农业大学工作。1998年-2000年分别在重庆雨水集团生物医药研究所、深圳国家生化工程中心工作。2002年8月,赴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攻读昆虫学博士学位。2007年7月博士毕业后,加入佐治亚大学国际著名昆虫学家Michael Strand 教授实验室做博士后研究,重点为寄生蜂-寄主昆虫免疫相互作用。
在我校读本科和研究生7年,在国内几处科教单位工作了5年,后又赴美攻博和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7年,2009年8月,作为海外引进人才,又从美国回到阔别12年的母校工作——植物保护学院吕志强教授富有戏剧性的经历,引起了记者浓厚的兴趣。今年9月中旬的一天,记者登门采访了这位已回国工作一年的归国学子。
在谈到阔别12年后又选择了从美国回到母校工作的原因时,吕志强非常直率地讲了两条——
“首先是为了事业的发展。”他说,自己在美国从事昆虫免疫研究,这是一个发展还不到20年的新兴研究领域。由于实验手段的原因,以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昆虫血淋巴免疫反应。后来,利用果蝇,研究人员发现了肠道免疫的关键反应,但由于实验材料的限制,尚有一些基本问题难以回答。而这正是吕志强非常感兴趣并急于探索解决的问题,他想独辟蹊径,利用家蚕作为模式昆虫研究肠道免疫,以期在这一领域取得突破。然而在美国作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和内容只能配合导师的课题而不能自主选择。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他决定回国发展。
“另外,就是为了趁年轻尽快做‘母鸡’培养人才。”他说,美国虽然实验设备和条件都很好,容易发表高层次论文,在相关学术界产生较大影响,但是要培养研究生,就得等获得助理教授职位后,而生物领域的博士需要平均5年的博士后训练才有可能获得助理教授职位。
正是出于这些考虑,加上对学习生活过7年的母校的深厚感情,吕志强选择回国工作的地点时,毅然选择了我校。他说,和十多年前相比,母校在建设规模和软硬条件方面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为潜心做学问提供了非常好的环境和氛围。
谈到回国一年来的工作进展情况,吕志强高兴地说,在学校和学院领导及同事、朋友的支持和帮助下,目前已经基本完成实验室建设,仪器设备大部分已到位,实验材料、菌株等已落实。当前自己的研究重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利用家蚕作为模式昆虫研究肠道免疫,希望在这一领域尚未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上取得一些突破。另一个研究重点是寄生蜂毒液对寄主昆虫的生理和免疫调控,将系统地分析寄生蜂毒液蛋白组分,结合质谱和生物信息学,对主要组分进行鉴定。利用家蚕对毒液的主要组分进行活性检测,并通过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探索抑制的分子机理。
在科研过程中,吕志强非常重视自己亲自动手做试验。他告诉记者,只靠研究生或助手做试验,自己对一些细节就可能不了解;如果亲自动手做,就可能在这一过程中发现原来意想不到的新问题或新情况,便于及时调整研究思路和方法,更好地推进研究工作。今年夏天,他花了大量时间在研究室做实验,为后边的研究积累了第一手材料。
在教学方面,吕志强于去年下半年给博士生主讲了“昆虫生理生化研究进展”专题。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他事先让每个博士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研究工作,提出自己最感兴趣的教学内容;讲完之后,他还要征求大家的意见,以便在后面教学中调整。在考核时,除了闭卷考试外,他还要求每个博士生站在讲台上用20分钟时间讲一篇本学科领域最新的研究论文,这一环节的成绩占到总分的30%。通过这一环节,既锻炼培养了学生的学术交流能力,同时也督促其及时掌握相关学术领域最前沿的动态。
在人才培养方面,吕志强今年招收国内的两名博士生和两名硕士生都已报到,另外还承担了指导一名外国留学博士生的任务。
谈到对学校工作的建议时,吕志强说,他感到目前校内学术交流的气氛还不够浓郁。他认为,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学科交叉越来越显重要,仅靠某个人单打独斗显然不行,因此,同学科或者跨学科专家的经常性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显重要。在交流中可以不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使原来思考的问题茅塞顿开。因此他提倡,无论是研究生之间,还是老师之间,或者师生之间,都应该开展经常性的学术交流。
回国一年来,吕志强已经和国内外专家建立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去年回国不久,他便加入了美国著名专家领衔的烟草天蛾基因组项目;后来,又参加西南大学牵头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即“973计划”)项目的申请;目前,和中科院及浙江大学等国内科教单位的专家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最近,他又和我校生命学院的专家联手谋划,正在积极申请在我校成立“生物质与光合能源研究中心”,力图为解决我国能源问题作出贡献。
谈到自己的近期目标,吕志强的回答极为朴素和实在——一是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做学问,尽快使研究工作取得一些进展,对相关学术领域能有一些贡献;二是精心培养好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使他们毕业后能够尽快独当一面地开展科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