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人物:刘西平
教育背景:1979年-1983年就读原西北林学院林学系;1996年-1999年攻读德国哥廷根大学林学系硕士;1999年-2005年攻读德国弗莱堡大学林业与环境科学系植物生理研究所博士学位,并作博士后研究。
研究经历:1995年-1997年主持杨凌科学研究中心项目“毛白杨菌根对矿质营养吸收机理的研究”,同时参加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毛白杨外生菌根与内生菌根关系的研究”;1999年-2000年参加德国研究基金会重大研究项目“气候和经营措施对以欧洲山毛榉为优势种的林分的影响——生态学、造林学和社会学的分析”;2000年-2003年独立承担德国研究基金会重大研究项目子项目“提高的CO2和O3浓度下树木体内C、N和S化合物的分配调节”;2003年-2005年参加欧盟环境署研究项目“树木代谢过程对大气环境中碳/氮稳定同位素组分的影响”。
“虽然说科学无国界,但是,科学家有自己的国家。”2005年,在德国工作生活了10年之久的刘西平,毅然放弃了优越的生活和科研条件回到祖国,回到了母校。 “在德国的客观条件很不错,但它缺少我所熟悉和热爱的文化氛围……” “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我只想实实在在地做些事情。”
回校后,刘西平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教学科研中。先后主持了我校高层次人才基金项目“土壤干旱对植物碳、氮和硫代谢过程的影响”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碳、氮在植物体内的分配调节机理”的研究工作,参加了国家“863”计划项目“现代节水农业技术系统创新与集成研究”子项目“水分代谢机理及调控技术”的研究工作,发表SCI论文5篇。
干旱缺水是西北地区限制树木生长和农作物产量的主要非生物学因子。针对这种情况,刘西平将植物生理学研究与干旱缺水问题结合起来,主持开展了“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碳、氮在植物体内的分配调节机理”研究,旨在揭示干旱条件下碳、氮在植物体内部的分配调节过程,进一步探讨植物的抗旱机理。2007年,该研究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值得一提的是,营养物质长距离运输的定量化分析方法为该研究项目的顺利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方法是刘西平在德国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首次提出的。“与此方法有关的所有研究内容都是我亲自完成的。”说话声音不高,没有抑扬顿挫,常常沉默的刘西平话语中透露出坚定与自信。
生活中的刘西平言行举止似乎浸染了德国人的风格:严肃冷峻,寡言少语,几近刻板。但他不以为非:“德国人做事认真,思维严谨,很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之所以不能在国际科学大奖中获奖,主要原因就是缺乏严谨的思维,心态浮躁。”刘西平决心从研究生身上着力培养认真、严谨的科研素养。
目前,刘西平共带了三个年级的硕士研究生10人,除了以身作则影响感染学生,他还对每一个入门的弟子提出严格的要求:“要跟我做科研,就必须认认真真,马虎不得。”
“刘老师给我的总体印象是治学严谨求实、知识渊博。”研究生韩炜最佩服导师的就是他做事情特别认真细心:“我跟他做实验快3年了,实验中的每一个细节他都力求完美。有一次我将用完的试剂瓶扔进垃圾筐,导师看见了,要求我必须把瓶子洗了再扔。他严肃地告诫我们,残留的试剂很容易污染环境,要是被人捡了就更危险了。”
最让韩炜叫“苦”的是,导师刘西平给10名研究生所确定的科研方向各不相同:“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在自己的科研方向上努力,我们的科研不是简单的重复,没有办法照抄照搬,没有办法轻松偷懒。”
一次,研究生们在做定量分析植物运输营养物质的能力实验时遇到了问题:标本怎么也沉不到液面下。几次努力之后,大家决定放弃。刘西平严厉地批评了他们,要求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而科学的思考,提出问题的核心因素,探讨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案。在刘老师指导下,他们对标本进行了抽空处理,实验最终顺利完成。
2008年,刘西平又忙碌起来了。他为德国弗莱堡大学和我校开展科研合作牵线搭桥,两校之间多个科研项目的合作正在酝酿,项目涉及植物营养、植物生理、水土保持等多个学科。“我觉得,中外科研合作项目是提高国内科研人员思维和能力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望着窗外,刘西平若有所思地说,眼里充满了期待。
责任编辑:杨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