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新闻 - 我的中国梦

我的中国梦:一个普通志愿者的梦想

  我是一名基层医生,有幸多次参加社会志愿者工作,在那里拥有和实践了我的梦想。2008年汶川地震后,我加入了红十字会博爱活动医疗志愿者团队,在一步一步的志愿活动中,经历了种种精神上的震撼,接触过无数诚挚朴实的灵魂,这让我意识到,梦想不是幻想,而是在生命中最踏实的那些印迹。几年来,随着博爱行动,我结识了不少有着共同“梦想”的战友,让我的梦想因为坚持而清晰起来。此后,我前后共参加过十余次志愿者活动,为灾区、老区、贫困地区人民群众尽我所能提供服务和帮助,形成了和实现了我的梦想。治病救人,是医疗工作者的天职,但志愿者的经历让我获得了很多日常工作中不能得到的教育和感动。

  我认识一位江苏南通的唐顺广医生,在什邡义诊中,他看到孩子每天爬山三个小时上学,放学再走三个小时山路回家,不禁痛哭起来。他说:“我做志愿者是来洗涤心灵的!”这句话道出了我们这些志愿者的心声。从某种意义上讲,做志愿者,就是为了对自己心灵进行改造和洗礼,面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我们的梦想就是尽可能多地为他们服务。

  在各地灾区,我见到过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他们顶严寒冒酷暑,爬山涉水,风餐露宿,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竭尽所能,对志愿者来说,无条件无计较地付出本身是最大的满足。志愿者们的时间都是靠调班,或在年休中挤出来的,没有占用正常工作时间。我们付出的只是爱,也收获到了爱,深深地体会到了帮助别人才能愉悦自己,才能收获快乐,使心灵得到升华。

  我曾两赴汶川,两进玉树,2010年被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评为红十字天使计划博爱活动“最具爱心志愿者”。但这个称号对我来说只意味着激励我下一次,下下次……只要条件允许,我绝对还会积极争取每一次做志愿者的机会。在灾区,有时连吃一碗方便面、喝一杯白开水的愿望都很难实现,经常要到很远的地方挑雪水、担井水才能给大家洗漱,但物质上的匮乏带来了精神上的满足。志愿者医生们都没有了专业上的区分,往往将内科、外科、五官科、皮肤科全部包揽,一天通常接诊100到140个病人。面对着翻山越岭来看病的群众,我们总是想多接诊些病人。从早上坐下来开诊到晚上收诊,基本不休息。对每一位病人,志愿者们都耐心细致地诊治,仔细叮嘱用药的细节。面对那么多患者,尽管已很疲倦,总是态度和蔼,笑脸相迎。超负荷的工作量、恶劣的生活条件、严重的高原反应,这些都是志愿者们每天要面对的。但相比起当地人民群众的信任,这些都值得。只有对人民群众真诚热情付出,才能赢得尊重、信任和喜爱。记得在玉树有一次去河里要敲破冰层取水,回来的路上碰到上学的藏族小学生,水壶硬被抢去提回医疗点;给藏族同胞治好病时,他们总是躬身弯腰退出诊室,甚至用双手把我的手托到自己的脸庞上……作为医生,受到如此的爱戴和礼遇,其中的滋味真是不能用语言形容。

  不容回避的事实是,我们候鸟式的救援工作,比起大量贫困群众大病当小病,小病当无病的“怪圈”,显得单薄无力。也不是一句“农村医疗卫生条件落后”就能缓解这份不能承受之痛。只能说,医疗救助志愿工作任重而道远。人常说,医者仁心,大爱无言。但在志愿者们看来,这些理想境界只能在实实在在的行动中才能实现,只有这样才能诠释医护工作者真正的梦想。只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生命当中享受感动,同时又在爱的涟漪中传递爱,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加温暖和谐。(场站管理中心三原站 霍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