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网站 - 科学发展 - 活动动态

4月21日《科学时报》:杜军志:十年辛苦 致富一方

  

  杜军志个子不算很高,常年的风吹日晒让他的脸显得很粗糙,尽管身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阎良甜瓜试验示范基地的首席专家,但他还是一副“普通农民”的打扮,不善言辞的他,让人很难将他与文雅的大学教授联系在一起。这也难怪,杜军志已经在田间地头摸爬滚打了十个年头,这十年的辛苦换来的不仅仅是他在科研创新上的成果,还有他致富一方的业绩。

  
  农民对我“有意见”

  
  1992年,杜军志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蔬菜专业,之后,他被分配到当时的农业科学研究院果树所,从事瓜类研究。尽管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杜军志对当时的工作状态并不感到满意。

  
  “在当时的科研系统中,很多成果研制成功后,便被锁进了保险柜里,很难进行成果转化,这就失去了成果研发最重要的意义。”杜军志对此深感忧虑。
  

  其他途径不行,那就自己推广。经过在农科院几年的努力,杜军志已经培育出了早熟、含糖量高、中小果形的“早蜜一号”厚皮甜瓜新品种。为了将这种新品种推广出去,1999年刚开春,他就来到了有甜瓜种植传统的西安市阎良区,指导农户种了两亩实验田,栽种上了新的甜瓜品种,并采用了“高垄地膜全程覆盖”爬地栽培新技术。一季下来,两亩试验甜瓜表现十分突出:瓜码多、坐果早、糖度高、产量高,每亩收益达到了7500元,两亩地收入1.5万元。而当时普通农民一亩甜瓜的收益只有一两千元。这一下,当地轰动了。
  

  农民从没有见过种甜瓜能有这样高的收益,在口耳相传之间,他们又误将杜军志的收益“涨”到了每亩一万五千元。群众开始迫切地找到杜军志,恳请这位年轻人将种植甜瓜的品种和技术传授给他们。
  

  眼见自己的目的即将达成,但杜军志并没有因此盲目地扩大规模。“推广需要一步一步来,需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追求推广面积”。在这样的理念下,他在接下来的一年,仅仅卖给农民200亩的种子。这下,当地农民着急了。
  

  “多种一亩地,就能多收入5000元,农民当然希望拿到更多的种子”。对于杜军志的限种政策,农民“有意见”了,为了能够多种一点儿,他们开始到处找熟人,希望通过熟人的关系要到种子。最后,竟然有人将“关系”找到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孙武学那里。
  

  “从中我也体会到,只要切切实实给百姓赚钱,对于农业科技推广,老百姓还是很渴望的。”杜军志说。2005年,该区农民人均收入3600元中,甜瓜收入就达到1000多元。这也坚定了他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的决心。
  

  从单枪匹马到领导团队

  
  2005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始实施“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推广模式”项目,在西安市政府的要求下,学校和阎良区政府共同投资建设阎良甜瓜试验示范站,杜军志成为了该站的首席专家,从单枪匹马搞推广到成为一个科研团队的带头人,杜军志体会颇多。
  

  “以前自己主要从事新品种推广,对于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配套技术,我逐步开始涉猎并深入进去,现在通过政府支持,国家立项,资金扶持,我们在核心技术的研发、研究领域的扩展等方面都有了很多突破,学校的多学科资源整合,联合攻关,进一步优化了技术规程,支撑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这对我们的科研和推广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杜军志说。
  

  2006年,在新瓜刚刚采摘的时候,阎良区30多位甜瓜种植户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感谢专家,孙武学一边吃着甜瓜一边对当地农民张小平说:“你的瓜种得不错,但要再上档次。啥时候你能把甜瓜卖到城里超市,一个瓜卖到20元,你们的收入还会更好。”仅过了一年,在示范站专家的帮助下,孙武学的这个愿望就实现了:张小平的一个重达三斤四两的甜瓜卖出了20.4元。
  

  更多丰硕成果的背后,是杜军志付出的更多的汗水。
  

  原来杜军志的工作只是品种选育和种子推广,并给周围农民一些技术上的服务。示范站建起来后,随着科研领域的扩大,他们也需要围绕产业发展进行全方位的集成和标准化,从优良品种的培育到推广,直到产品的品牌化销售,甚至农民和示范户的培养。“这些工作都是需要有人去做的。”杜军志说。现在一年的工作,可能要顶过去几年的工作量,其辛苦可想而知。
  

  “比如育苗的时候,仅临时工就要雇佣20多人,除了对他们的管理之外,还要管理每一个大棚的具体负责人,检查其出苗情况,即使一个棚只用半小时时间,要走完示范站里的11个棚,也需要占用大量时间。”杜军志说。而这期间,他还要处理其他科研和服务方面的工作。“从早晨起来一直到深夜,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
  

  依托团队 造福农民
  

  在与杜军志的交谈中,他提到的最多的一个词便是“团队”。对于和自己朝夕相处的专家们,杜军志有着一份深厚的感情。
  

  目前,在杜军志所领导的示范站里共有8位专家,其研究领域包括甜瓜育种、设施栽培、植物保护、产品营销等诸多领域,谈起集合不同专家带来的学科配置,杜军志有着一份自己的理解。
  

  “如果依靠单一的学科知识进行研究,在目前的情况下很难有所突破,但多学科的结合就不一样了。”杜军志说,“比如单纯地进行肥料研究,在大的框架内很难发现自己的亮点,但如果将目光仅仅对准适合甜瓜种植的肥料,其结果就不一样了,也很容易产生科研成果。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有其他学科的支持,从不同角度对某一具体科研领域进行启发,没有一支多学科组成的队伍,这是很难做到的。”
  

  也正是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杜军志和他的团队经过几年的摸索,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
  

  2007年,示范站培育的甜瓜新品种“西甜208”开始示范种植,这一品种也成为了杜军志的专利品种,并迅速推广到全省。目前,杜军志和他的专家团队已经摸索出了一整套很成熟育苗和标准化栽培技术,可以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1999年,当杜军志刚刚开始自己的推广工作时,种植他的新品种的土地只有他手中的那两亩,今天仅在陕西省内,这一数字就已经变成了8万亩,累计推广面积更是达到了40万亩。农民的每亩收入也从之前的一两千元达到了最高过万元,一大批农业示范户,产业带头人也开始自发的走上了产业化发展的道路。
  

  “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甜瓜种植依然有潜力可挖,在农业技术推广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做的工作还有许多。”杜军志说。

终审: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