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网站 - 科学发展 - 活动动态

关于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几点心得体会――在学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专题辅导报告会上的讲话

关于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几点心得体会
――在学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专题辅导报告会上的讲话

校党委书记  张光强

  最近,一口气读了“学习实践活动”要求的三本书。这30多万字的文献,尽管过去大部分都学过,但依然感到很亲切,很受教益,很有收获。感触深的有五点:一是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60年来,为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都有卓越的贡献。二是他们关于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与探索,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都与当时中国的发展状况、发展阶段、发展实践紧密结合。三是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确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四是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世纪、新阶段,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思想,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揭示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对全国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五是在全党全社会宣传和普及科学发展观,使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性工作。正如胡总书记在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所说:“只有全体人民和社会方方面面都了解科学发展观,掌握科学发展观,实践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才能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才能真正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


  这次“学习实践活动”,是在全党开展的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活动,也是科学发展观在党内的普及活动。总书记在安塞提出三句话的总要求,第一句就是“党员干部受教育”。我理解,首先就要解决“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的问题。还有中央提出四句话的目标要求,第一句就是“提高思想认识”。也是要求真学、深学,真懂、会用。


  我今天就想本着这样一个目的,围绕几个“必须搞清楚”的问题,谈点粗浅的学习体会,与同志们做个思想交流。


  一、科学发展观是怎么提出来的


  换言之,科学发展观这一重要理论创新成果,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我认为,搞清这个问题,对我们全面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提高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次在党的十六大以后的文献中看到“科学发展观”,是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在第一部分的最后一句话,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紧接着,胡锦涛同志在三中全会二次全体会上有一个讲话。在这个讲话中,总书记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二十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战胜非典疫情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也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他接着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要全面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样的发展观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这是最早说的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原由和背景。后来,又多次谈过,他说:“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总结了二十多年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上其它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概括了战胜‘非典疫情’给我们的启示,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


  胡锦涛总书记这次讲话,实际上清楚地阐明了“科学发展观是怎么提出来的”。我理解:一是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长期艰苦探索的结果。因为,在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大国,如何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是党执政后必须下大力气解决好的重大问题。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都对此进行了深入思考,作出了许多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我国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发展道路、发展动力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二是科学发展观“应运而生”。当时,2003年,我们刚刚实现人均GDP1000美元的目标。十六大宣布:“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表明,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突破一千美元之后,经济社会就进入了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党的十七大报告归纳为八个“阶段性特征”。主要是外部环境日趋复杂多变,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非农领域转移,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更趋多样,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加大,人民群众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样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我们这些年也有切身体会。中国这三十年,论发展速度,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与我们相比。在党内,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等思想和观点,已经深入人心。但如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如何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如何在发展中体现以人为本、体现统筹协调,确实引发了许多问题和思考。如总书记说到的,“非典疫情”引起我们对社会应急管理存在问题的思考,还有日益严峻的人口素质问题,过度消耗的能源资源问题,严重污染的生态环境问题,“三农”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公平正义问题,等等。总之,这是一个既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动力又有各种困难和风险的时期,是一个既有难得机遇又有严峻挑战的时期。


  胡锦涛同志在十六届四中全会讲话中指出,从世界上一些国家的情况看,在这个阶段,既有举措得当,从而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平稳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因为应对失误从而导致经济徘徊不前和社会长期动荡的失败教训。胡总书记指出:“我们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处于发展关键时期遇到的各种问题,确保我们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继续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所以,我体会,科学发展观因时而创,应运而生。是我们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长期遵循的最重要的指导方针。


  二、怎样全面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


  什么是科学发展观,十七大报告阐述的最清楚。胡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句话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的集中概括。


  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我觉得需要着重把握这四个方面丰富的思想内涵和他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辩证关系。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总书记说过,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这三十年,我们成功地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点睛之笔,就是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谈发展,当然首先是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基础,没有这20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的面貌。所以,提出科学发展,并不意味着发展经济已退居次要位置。有专家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昭示我们:经济发展虽不是发展的全部内涵,却是发展的核心内涵。


但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发展,不仅仅是“一心一意谋经济发展”,而是包含了“好字当头”的发展,是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发展,是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发展。所以,有许多同志指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纠正一些地方和领域存在的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成果,轻人的价值;重眼前利益,轻长远福祉的片面发展现象。我国20多年的成就和存在问题,以及国内外经验、教训都证明,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不能单纯追求经济增长。GDP是全世界都通用的重要经济指标,有专家说,具有综合性和简便易行的优点,也有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结构和质量,不能反映人的实有的福利水平的缺点。最典型的是巴西,2002年人均GDP3000美金,城市化率达到82%,但贫困人口却占到国民人口总数的34%。所以,我们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是改变落后赶上先进。据专家测算,如果美国年均增长3%,中国年均增长8%,那么,我们还需要68年,才能实现人均GDP与美国相当。如果美国再增加一个点,我们再减一个点,中国需要118年赶上美国。因此,科学发展观所谈的发展,是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基础上,实现“好”字当头的发展。这才是科学发展观的比较准确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是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在我们党的文件中,第一次响亮地提出来。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为什么说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第一,这是党的宗旨和国家的性质决定的。我们发展经济、发展社会事业,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第二,我们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早就说过。以人为本,就是把最广大人民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价值目标,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因此,我们谈发展,不仅仅是经济量的增长,关键是要使这种增长与发展方式改变、科技水平提高、人民生活改善、社会全面进步相一致。经济发展说到底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三方面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其实质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有同志把他称为科学发展的“三个基本点”。


  全面发展,胡锦涛同志在2004年3月的一次讲话中就说过,“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后来又加了社会建设。就是说,一方面,要在提高发展质量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要加强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协调发展,就是要实现“五个统筹”,推进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


  我同意有些同志的观点,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核心、三个基本点”是有机的统一整体。以人为本,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和实现条件。三个基本点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坚持全面发展,必然要求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坚持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也必然要求发展的全面性。因此,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不仅要把握核心与基本要求的各自内涵,而且要把握他们之间的有机统一。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就是要在发展的过程中,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如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要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形势的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科学发展观是从国家大局和全局讲的,因为他揭示的是发展的普遍规律,对全国各项事业都有重要指导意义。中央特别强调,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必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到各方面工作中去。所以,我第三点体会和思考,就是:如何实践好科学发展观?


  三、怎样实践好科学发展观


  最近看了篇专家的文章,说科学发展观形成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初步形成。就是2003年这一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广东视察“非典”时提出要协调发展。2003年8月,到江西考察,第一次完整用到“科学发展观”这个概念。2003年10月,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第一次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的文献。第二阶段是逐步完善。2004年初到2007年10月,对科学发展观进行比较完整的论述。第三阶段,是系统论述。主要是十七大报告。特点是把科学发展观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里面来判断。十七大拓展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我的体会是,虽然只是短短的6年时间,我们党和国家的工作,已经切切实实地贯彻和落实了科学发展观。初步的实践,已经充分展示出这一锐利“思想武器”的强大威力和生命力。回顾这六年,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已经提出了多少新的发展观念、发展思路和发展举措,有多少已产生了显著成效。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这本书就知道,五、六年来,我们就先后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思想,提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的思想,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更加关注民生等重大任务,提出提高人口素质,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合理调节收入分配,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出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等新理念,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党的建设,提出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学习型社会等等。这些崭新的理念、思想、观点,许多已经转化为推进科学发展的政策和举措。以“三农”为例,连续6个中央一号文件,两个中央全会决定。这6年来,免掉了农民交了2000多年的皇粮国税,增加了各种直接面向农民的补贴十多项,还大力度增加对农业、农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这6年,是中国历史上农村面貌变化最大、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最近,又出台了城乡统筹的医疗保障制度。不久后,还要建立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说这些的意思,就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我们已经真切地感受到了。按照这个路子走下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能够如期实现。


  科学发展观,是比过去谈到的发展,有更高难度和更高要求的发展,是今后一个长时期必须认真实践的发展观。实践好科学发展观,对国家的发展意义重大。对我们一个地区,一个学校长远发展来说,也具根本性和紧迫性。


  我想,实践好科学发展观,对我们每个领导干部都是一个新的考验。我们必须在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的基础上,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必须实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与本单位实际的紧密结合


  对于我们这样一所大学来说,就是紧密联系学校的职能、任务,国家的要求和人民的期待,找准自己的发展定位,并围绕目标定位,提出具有前瞻性、科学性的学校发展战略规划。


  这次在学习准备阶段,我们在调研和解放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突出产学研紧密结合办学特色,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实践载体。这个实践载体经过全校师生的讨论,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将成为体现学校未来若干年凝炼办学特色、提高办学水平的新目标。


  为什么要提出这样一个目标,主要考虑是:


  第一,这是国家的战略需求。我国是拥有13亿多人口的农业大国,确保粮食安全和食品有效供给始终是头等大事。解决这些重大问题,发展现代农业,根本出路在科技,而农业科技的主要创新源头在“有特色、高水平”大学。要建设一流的农业强国,必须有世界一流的农业大学作支撑。


  第二,学校经过建校七十多年特别是近十年的快速发展,人才状况、学科基础、资源条件、创新能力已有很大改观,缩短了同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差距。特别是我们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新路,在用科技服务现代农业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走在全国高校前列。应该说,学校的办学总体水平已经步入国内农业高校先进行列。


  第三,发展干旱半干旱农业对我国关系重大。中国农业发展的潜力和希望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我们有旱区农业的学科优势,解决干旱缺水、水土流失和生态脆弱问题,用科技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就能为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做出大的贡献。


  第四,国家把“三农”问题摆在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的一次重大机遇。原来确定的“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没有突出以农为主大学的特征和学校的实际。我们认为,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我们还是要把“办怎样水平的农业大学”突显出来,这就使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这一目标有了更加明确、具体的指向。


  第五,这是一个长远目标。根据学校目前的基础条件和今后的发展趋势,我们相信,经过二十年左右或者更长一段时间的艰苦奋斗,我们完全可能实现这个目标。


  我曾说,这是国家有需求,人民有期待,我们有基础,我们应该有这样一个雄心壮志。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正确的办学思路、发展理念和工作举措。


  这次周济部长在来校作的辅导报告中,结合学校实际,谈了如何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学校工作中去,我们都受到启发。我赞成,学校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义,最主要的是把提高办学质量作为中心任务。突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特色,努力培养一流的人才,创造一流的科研成果,提供一流的社会服务。


  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就是要切实尊重师生员工的主体地位。在教学、科研、管理各项工作中,体现对师生的尊重与关爱,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和教师的全面发展。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竞争机制,激发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个基本要求,就是要着力把握办学规律,全面实现一个“根本任务”和“三大功能”的整体推进和持续发展。切实解决学校内部各方面、各环节的相互衔接和协调,推动学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促进和良性互动。


  坚持“统筹兼顾”这个根本方法,就是要妥善处理好学校改革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增强学校工作的协调性、系统性。比如,我们在去年校领导班子务虚会上提到的,要正确处理好国家需求、地区需求与学校发展的关系,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推广服务的关系,质量、规模、效益、结构的关系,学科、基地与人才团队的关系,等等。


  这些想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每一个方面,都是一篇大“文章”,写好他,都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二)思想观念要实现一个新的转变


  科学发展观是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是解放思想的产物。我们实践科学发展观,也需要与之相适合、相符合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包括思想方法。在以往的工作中,我们班子有一个共识,认为学校发展最大的瓶颈制约是思想观念,精神状态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的要求。有这么几点比较突出:一是“见事迟”,也可称之为“观念滞后”。就是思想总赶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与时代前进的步伐不合拍,总是比别人慢半拍。二是“魄力小”,也可称为“思想保守”。想问题、办事情,谨慎有余,创劲不足。缺少敢试、敢冒、敢闯的劲头,缺少奋力进取的精神状态。三是“小处着眼”。就是缺乏战略思维,思考问题,处理事情,看得比较“小”,想得比较“近”,少有大视野、大胸怀、大抱负,缺少大局意识,全局观念和雄心壮志。四是“小绩即满”,或者称之为“小富即安”。喜欢与自己的过去比,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不再努力进取,不再愿意艰苦奋斗,影响事业的发展。五是“小农意识”。团队精神差,喜欢“单干”,不善于合作,不愿与他人特别是比自己强的人和谐相处、一起共事,缺乏“人格魅力”。六是“无所作为”。看问题比较悲观,工作有畏难情绪,怕挑重担子,工作标准低,对自己要求低,管理粗放,做事粗枝大叶。得过且过,缺乏在困难面前一往无前的气概。七是民主意识差。在一个班子、一个集体里,喜欢个人说了算,为争名利,闹无原则纠纷,搞窝里斗。对事业的发展不放在心上,对群众的痛痒漠不关心。我谈到的这些,不一定准,也不一定全。但这些思想、意识、行为方式,都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大敌。有这些苗头的党员领导干部和党员骨干教师,我们必须来一个转变。


  (三)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要进一步提高


  校、院(处)两级肩负着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使命。我感到实践科学发展观,对我们这两级班子和党政领导干部是一个领导能力的严峻考验。特别是我们提出“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目标,也是自加了压力。一流的大学,相应要求一流的治校水平和能力。与此相比,我们差得很远。主要是管理和决策的科学性、前瞻性、战略性、预见性不够,整体治理水平不够高。对学校的长远发展缺少深谋远虑,缺少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对学校的规模、效益、质量、结构缺少系统的思考。这些差距和不足,使得我们许多确定的目标难以实现,这是我们下一步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


  (四)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要有一个大的改变


  实践科学发展观,最重要的是付诸实践,见诸行动,取得成效。在这次实践科学发展观过程中,我们会提出一系列宏观发展目标,推动学校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路、政策、措施,这就需要真正的落实,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我们没有一支求真务实、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如果我们党员干部的作风不能适应这个要求,不能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这些思路、政策、措施再好也会落空。就学校来说,今后一段时间,主要是要大力提倡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作风。要防止和克服的,主要是:一是校院党政机关要提高为教学、科研、推广一线和全体师生服务的意识,提高服务质量,要让师生员工满意。这方面,老师、同学们反应比较强烈。二是要克服不讲成本、不讲质量、不讲效率的形式主义。三是要克服高高在上,脱离群众,方法简单粗暴,对基层和群众遇到的困难漠不关心的官僚主义。四是克服铺张浪费、大手大脚和“家大业大”,浪费点没啥的观念和做法。五是解决作风漂浮,工作不实,对实际情况不甚了了和抓落实不力的问题。这些如不能及时改变,都势必会削弱党员干部队伍的战斗力,影响学校的科学发展。


  (五)要为实践科学发展观提供体制机制的保障


  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要靠深化改革,靠体制创新。提出要坚持把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近些年,在学校改革发展进程中,已制定了一些有利于建立现代大学管理体系的制度规章。但是,同我们要完成的任务相比,在体制机制的创新上是远远不够的。学校推动科学发展,面临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的解决,从根本和长远来说,要靠制度建设。利用这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们要对过去的制度进行一次系统的清理,修改完善一批,重新制定一批。比如建立学校章程,学院工作规程。完善有利于推进领导机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制度,校务、院务、党务公开制度,以及教师、干部按岗位分类管理的制度,科学评价和激励制度,等等。


  如果我们全校党员教师、干部,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多数都能把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成果转化为促进科学发展的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推动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工作作风,我们就可以说,我校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了扎实的成效。我们学校的各项事业在这样的基础上,一定会按我们既定的目标,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