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网站 - 科学发展 - 处级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围绕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目标 明确学院办学思路

围绕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 目标明确学院办学思路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选题调研报告
     
  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霍学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已有75年的办学历史,学院的前身可追溯到原西北高等农林专科学校1936年组建的农业经济组。回顾学院发展的历程,经历了改革开放前的曲折发展、改革开放时期的稳健发展、以及合校后的快速发展三个阶段。与学院发展的阶段性、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学科专业调整等背景演变过程相适应,学院的办学思路、办学模式也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色。但就总体而言,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学院探索形成了具有自己办学风格和反映时代要求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和办学思路。
  
  经济管理学院的办学思路是在继承75年办学积淀和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围绕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建设不断探索和凝练形成的。历任学院领导班子及学科梯队、专业团队都非常重视研究学院的教育和科研问题,积极探索人才培养规律,提出富有创见的办学指导思想,形成有特色的教育教学思想,并精心组织指导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实践。早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设立初期,就确立了“立足生命与环境科学前沿,面向中国现代化,为建设大西北宏伟事业培养一流的经济管理专门人才”的办学思想,坚持发扬学院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优良办学传统,努力吸取西方先进的农业经济管理科学文化,注重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名牌经济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的经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结合学校实际和经济管理学科优势以及当代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发展的趋势,不断明确学院的使命和办学目标。80年代,学院明确提出“热爱农经与献身科学统一,严谨求实与勤奋创新相结合,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充分发挥学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功能”的办学思路,旨在把农业经济管理系办成多层次、专业及学科协调发展的,具有自己特色和国内具有重要影响的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管理教育基地、科研基地。进入90年代以来,针对国际学术交流及我国农业对外开放形势的发展,学院明确提出要着眼农业竞争全球化和农林经济管理办学国际化,培养能够迎接科学技术挑战,促进农村社会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农业经济管理人才。世纪之交,学院以实质性整合为契机,及时制订《经济管理学院“十五”发展规划(2001-2005)》,对学院的办学目标、办学类型、办学层次、专业及学科结构和社会服务功能做出明确的定位。
  
  2005年,根据我校进入“985工程”二期建设序列所带来的新机遇,按照学校关于建设产学研紧密结合,农、林、水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总体发展思路,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学院制定 《经济管理学院总体发展战略规划(2006-2020)》、《经济管理学院学科建设规划(2006-2020)》、《经济管理学院本科发展规划(2006-2020)》和《经济管理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2006-2020)》四个纲领性文件,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了学院发展定位和办学思路。其中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确定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西部农业发展和农村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国家战略需求,培养应用型与创新型人才,实现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的全面发展,逐步建成研究型学院。学院的办学思路确定为:一是进一步凝炼学科发展方向,按照“强固优势学科、注重特色学科、扶持新兴学科、发展交叉学科”的原则,切实搞好学科建设,逐步形成点面结合、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良性发展的学科群。二是坚持业务教育与品德教育相结合,建立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重创新、多层次的培养体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高级经济管理类专门人才。三是积极探索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提高重大课题研究及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建立跨学科的研究平台和科技创新团队,促进国际合作与学术研究全面发展,为国家特别是西部地区经济建设服务。
  
  根据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思路,学院确立了总体发展目标及阶段性发展目标。学院总体目标定位为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教学与科研协同并进,围绕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把学院建设成为学科方向特色鲜明、办学规模适度、专业结构合理的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的研究型学院。其中第一阶段为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夯实基础阶段(2000-2010年)。在学校“985工程”建设的背景下,发挥学院学科特色和优势,对原有的学科进行整合,形成以农林经济管理为核心,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群;优化人才结构,加强基础平台建设,组建具有强竞争力的创新团队;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造就一批在国内有影响的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结合“三农”问题和西部发展实际开展科学研究,增强解决区域性重大问题的能力,使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在国内同领域处于领先水平;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国际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第二阶段是提升总体水平,全面发展阶段(2011-2020年)。人才培养能力继续得以加强,农林经济管理学科成为强势学科,并造就1-2名学术大师,形成若干具有国际前沿水平和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学院的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在国外同类院校和科研机构中具有重要影响;学院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功能全面提升,建成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的研究型学院。
  
  从历史角度分析,经济管理学院的办学思路是清晰的,也符合时代背景及学校发展需要。但与校党委提出的“突出产学研紧密结合办学特色,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学习实践活动的载体要求相比较,学院办学思路仍然需要进一步凝练和明确。经过深入调查和认真研究,学院就进一步凝练办学思路形成以下共识:
  
  1.坚持知识传授、专业教育与品德教育相结合,建立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重创新、多层次的培养体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高级经济管理类专门人才。
  
  2.二是以农林经济管理特色专业建设为龙头,按照控制专业数量、促进专业合作与知识交融、强化教学平台支撑、提升办学质量原则,进一步优化本科专业结构和整合教学资源,突出其他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办学特色。
  
  3.以创建农林经济管理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为目标,以农业经济管理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将林业经济管理省级重点学科建设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为关键,推进农业技术经济与项目管理、农村人力资源管理、农村金融、农产品国际贸易与政策改造,优化经济类和管理类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及其专业方向,进一步凝练学科发展方向,切实搞好学科建设,逐步形成点面结合、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良性发展的学科群。
  
  4.立足西北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及城乡社会转型需要,积极探索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提高重大课题研究及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建立跨学科的研究平台和科技创新团队,促进国际合作与学术研究全面发展,为国家特别是西部地区经济建设服务。
  
  5.创建国际化的组织管理机构,提高学院的国际化管理水平,搭建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创建并发展真正的国际农林经济管理项目,创造国际化环境与氛围。
  
  按照上述思路,经过15年左右的建设,将我校经济管理学院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学院,为学校创建“突出产学研紧密结合办学特色,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做出重要贡献。

终审: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