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网站 - 科学发展 - 处级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关于我校办学经费筹措工作存在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校办学经费筹措工作存在问题的调研报告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题调研报告

计财处处长  刘增潮

  我校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提出了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奋斗目标。而办学经费是大学建设和发展的基础,要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必须有充足的资金保障和支持。回顾我校合校10年来的改革和发展历程,可以说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取得了巨大成就。合校之初的1999年资产总额是4.6亿元,2008年末达到了28.9亿元,增长5.3倍;仪器设备总值由1.43亿元增长到了5亿元,增长了2.5倍。合校至今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4.06亿元,新建教学、科研、生活、体育设施44.1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究条件,师生员工工作、学习的生活条件发生了质的变化。这些成就的取得,都与经费的支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999年收入总额只有2.07亿元,2008年增长到11.28亿元,增长了4.45倍。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更应该清醒地看到,我校目前的收入规模距离世界一流农业大学还有很大差距,是制约学校更快发展的“瓶颈”。如何建立和完善办学经费筹措机制,使学校的收入有一个大幅增长,为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证,是一个很有必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一、我校办学经费的现状与问题

  我校2008年办学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达到了11.28亿元,其中:事业经费拨款7.16亿元,科研经费拨款1.77亿元,自筹收入2.14亿元,基建拨款0.21亿元,创历史新高,比合校之初的1999年增长了4.45倍,增长幅度不可谓不大。下面对我校办学经费的规模、结构分别做一纵向和横向分析,可以看出我校办学经费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从纵向来看,我校办学经费增幅不稳定,呈现徘徊前进的特点。

  我校合校以来各年的收入情况见表1,虽然2008年总收入达到了11.28亿元,比合校之初的1999年增长了4.45倍,平均增长率为49.66%,但是,在这10年内并非都是正增长,有的年份也出现过负增长,收入忽高忽低。2000年比1999年收入翻了一番以后,在2001年出现回落,比上年下降3.14%;2002――2004年逐年有所增长,并且在2004年就达到过7.46亿元,2005年又出现回落,比上年下降23.19%;2006――2008年才加快了增长速度,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分析合校10年来的收入数据,可以看到收入还是不稳定,呈现出徘徊前进的特点,总体增长速度还是比较缓慢。说明我校还缺乏稳定的财源,缺乏新的收入增长点。由于收入增幅有限,无法满足强劲的支出需求,学校经费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

  (二)从我校收入的构成来看,收入结构还不合理。

  我校近3年的收入构成情况见表2,我校收入的构成主要是事业经费拨款、科研经费拨款、自筹收入、基建拨款四类。我校收入的主体是事业经费拨款,2006―2008年分别占总收入的62.12%、59.10、63.43%;科研经费拨款2006―2008年分别占总收入的14.37%、18.11%、15.73%;自筹收入包括教育事业收入、科研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2006―2008年分别占总收入的21.47%、21.21%、18.97%。说明我校对财政拨款的依赖度较高,经费来源渠道还比较少,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的能力还不强,自我“造血”的潜能还没有完全释放,经费自给率低。

  从各类收入增长变化情况来看,2007、2008年,学校总收入分别比上年增加1.64亿元和2.69亿元,增长率分别为23.50%、31.33%,其中占学校收入大头的事业经费拨款分别较上年增加0.76亿元和2.08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7.49%、40.97%,科研经费拨款分别较上年增加0.56亿元和0.22亿元,分别增长55.65%、14.06%,自筹收入分别较上年增加0.33亿元和0.32亿元,增长率分别为21.98%、17.46%。学校办学经费之所以能持续增长,主要是因为 “985工程”、“211工程”以及“以大学为依托的推广模式”建设等专项拨款以及科研经费的增加。自筹收入无论是绝对增加额还是增长率都远远低于事业经费拨款和科研经费拨款,增长缓慢的原因是,随着办学规模的逐年扩大,教育事业收入在逐年上升的同时,科研事业收入逐渐在萎缩,捐赠收入等还没有实现质的飞跃。

  (三)从横向来看,我校收入与兄弟院校还有较大差距。

  在76所部属高校中,我校收入排在第35位(2008年教育部直属高校收入情况见表3),居于中间位置,在6所部属农林高校中排名第2位(2008年部属农林高校收入情况见表4),似乎还不错。但是,差距十分明显。

  1.收入结构对比分析。

  我校11.28亿元的总收入中,教育部拨款占64.82%,自主收入16.82%,其他收入18.36%。而76所部属高校1041亿元的合计总收入中,教育部拨款只占40.45%,自主收入占到了35.66%,其他收入占到了23.89%。6所部属农林高校合计总收入中,教育部拨款占51.69%,自主收入占24.11%,其他收入占24.2%。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我校的收入结构中,教育部拨款所占的比重远远高于76所部属高校和6所部属农林高校的平均水平,而自主收入和其他收入所占的比重又低于76所部属高校和6所部属农林高校的平均水平,说明我校对财政拨款的依赖度较高,而自筹经费的能力较弱。

  2.收入规模对比分析。

  76所部属高校排名前3位的收入都在45亿元以上,其中清华大学60.45亿元、北京大学46.07亿元、浙江大学45.53亿元;收入过20个亿的高校就有13所,西安交大以19.15亿元位列第14位,中国农大以16.84亿元位列第21位。我们与排名靠前的高校差距还是很大的,我校11.28亿元的总收入只是清华大学的18.67%,北京大学的24.50%,浙江大学的24.79%,清华大学的自主收入达到了19.27亿元,我们只有1.9亿元,只占其9.85%,清华大学的其他收入24.18亿元,我们只有2.07亿元,只占其8.57%。排名在我校之后的大多是专业性院校,无论是规模还是教职工数、在校生数都小于我校。

  二、我校办学经费筹措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客观原因分析

  1.我校的地处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远离中心城市,对办学经费筹措带来很多不利因素。

  2.我校学科设置以涉农专业为主,争取办学经费要比其他学科困难得多。

  (二)主观原因分析

  1.部分人员思想禁锢、观念陈旧,依赖思想严重,学校给多少经费就花多少,在面临经费问题时,只知道向学校伸手要,而不是想方设法去校外开辟新的财源。

  2.财源培育工作抓得不紧,缺乏新的收入增长点。

  3.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的机制还不完善,还没有充分调动起各个方面筹措办学经费的积极性。

  三、加强办学经费筹措工作的几点设想

  (一)转变观念,树立新的筹资理念

  1.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转变,促进了高校经费形式、经费来源渠道、经费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筹资格局。单纯依靠财政拨款已远远不能满足学校快速发展的需要,要充分认识到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的必要性、紧迫性,改变等、靠、要的陈旧观念,解放思想,创新机制,积极探索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的新路子。

  2.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全校上下要树立市场观念、经营观念、成本效益观念,增强创新意识、竞争意识,解放思想、开拓思路,把学校的资源,特别是智力资源优势,与资本市场对接,拓展学校经费来源渠道,积极主动地争取办学收入。

  (二)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努力拓宽办学经费筹措渠道

  在巩固政府拨款主渠道的同时,积极争取社会支持,充分利用学校的人才、技术、设施等资源优势和良好的社会影响,想方设法拓宽经费筹措渠道,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筹集办学资金。

  1.巩固政府拨款主渠道,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

  在现阶段和未来一段时间内,财政资金仍将是我校的主要经费来源。对财政资金的争取,要抓信息,抓机遇,抓项目,针对学校建设与发展重点,组织选题立项,不遗余力地争取各个方面的经费支持。可以将各类财政资金的争取任务分解到有关职能部门,并将跟踪落实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内容。对争取额度大的部门予以奖励。

  2.培育自我创收能力,提高经费自给率。

  应通过改革自筹收入分配办法、预算分配办法和绩效工资发放办法,建立奖惩制度,鼓励各单位拓宽收入筹措渠道,不断提高自我造血功能,依法争取多方收入。

  通过加强招生宣传、建立生源基地等形式,扩大学校的知名度,提高报考志愿率和报到注册率。通过不断完善学生学宿费收缴管理制度,强化学院(系)在收费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完善学宿费收缴率与学院利益挂钩机制,加大收缴力度;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狠刹恶意欠费之风;将收费与助学有机结合,完善助学体系,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等一系列措施,切实提高学宿费收缴率。

  大力发展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各种短期培训,开展多种形式的办学活动,重点发展在职培训和进修,开辟新的办学经费增长点,使办学收入能成为学校长期、稳定的财源。

  积极鼓励校内各单位挖掘资源潜力,利用现有的成果、技术、资质和实验仪器设备,对外提供成果转化、技术咨询、工程监理、设计、质量监测、测试分析和产品加工等服务开展创收。学校鼓励各单位积极寻求合作企业,以成果、技术等无形资产入股、参股取得收益。

  加强对外投资收益管理,将全校的对外投资统一归口管理,建立完整的对外投资清册和档案,核对、调整学校的投资份额,按照投资分红协议催收投资收益。

  鼓励教学实习基地、试验场站利用现有的房屋、设备、土地、人员、技术条件,生产、销售试验产品、种子种苗,提供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服务,开展旅游观光业务。取得的收入除补偿直接成本外,可全部用于弥补实习基地、试验场站的经费。

  3.加强对外合作,实现社会资源共享。

  通过改革收入分配政策,引导科教人员积极从政府、其他高校、科研单位、学术团体、社会企业、工程单位争取横向科研、推广经费和横向收入。

  要重视社会资源共享,加强与相关高校、科研单位、社会企业的合作,积极利用其资源开展合作研究、联合研发和联建科研、教学实习基地。

  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办学。突破单一的国家投资办学模式,走出依赖国家投资、依靠财政拨款的老路,尝试国家办学、社会投资的办学新体制,从投资模式上扫除制约学校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开辟一条投资主体多元化、产权明晰化、管理科学化的办学新路。

  加强对外合作交流,寻找更广阔的筹资空间。积极争取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研究生和其他出国留学项目,吸引外国留学生来校留学。要作好外资利用,积极引进国外贷款、捐款、投资,用于学校事业发展。

  4.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捐赠资金。

  社会捐赠资金在高校收入中的比重在快速上升,并将成为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因此要在争取社会支持方面有大的突破。

  要重视校友资源的开发。在开发校友资源方面,要很好地发挥校友会的作用,统一筹划、统一协调,统一管理,把校友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争取更多的校友参与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实现校友与母校合作共赢。在寻求校友支持时,必须充分考虑到校友的实力和能力,让校友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主动和情愿地回报母校。对校友的捐赠,不论多寡,均记入校友荣誉册,予以纪念和表彰,并定期予以通报。

  积极争取社会支持。应与企业、社会团体、慈善机构、成功人士建立广泛联系,积极争取社会支持,力争将潜在的捐赠意向变成现实。对捐赠单位和个人,颁发荣誉证书,大力进行宣传报道,必要时设立永久性标志碑、牌,授予荣誉称号,留作纪念。对于企业捐赠,可以给予企业一定的实惠,为企业作宣传,推荐优秀毕业生,解决员工的培训和再教育等。同时还要放开视角,面向世界寻求资助,寻求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国际友人的支持和帮助。

  5.加强上缴收入的管理。

  对校办企业及其他具有创收能力的单位实行收入上缴任务制。每年初学校下达收入上缴任务指标,年终结账前上解学校。

  鼓励具有创收条件的机关部门依法积极组织收入,按上缴金额予以提成奖励。

  (三)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方筹措办学经费的积极性

  1.改革收入分配管理办法。

  应不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收入分配管理办法,实现收入分配制度的科学化、规范化。充分发挥收入分配的杠杆作用,调动各方组织收入的积极性。

  在学院收入分配中,应继续坚持“放水养鱼”政策。学院开展各种形式的办学活动、提供技术服务、接受捐赠等所取得的收入,全部留学院使用,学校不要提成。对有收入项目的机关部门,可以按入账收入的一定比例予以提成奖励。校办企业及其他有创收任务的单位,在完成收入上缴任务指标以后,其余收入留归单位使用。

  2.赋予创收单位更大的财务管理权。

  学院的预算收入,分为学校拨付的经费和自筹收入两大块。应该允许学院对学校分配的预算经费拥有分配自主权;对自筹收入拥有使用自主权,允许在核定的标准之外多发绩效工资。

  3.继续坚持收入目标任务制,落实经济责任。

  学校应制订中长期收入目标和年度收入指标,并对全校收入指标进行分解,下达各学院、各单位收入任务。分配收入任务指标要充分考虑各单位历年收入情况、占用资产量、各层次人员比例、收入潜力等因素,不断提高收入任务指标分配的科学性、合理性,力求切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应将收入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各单位年度目标任务考核的重要指标。

  4.建立完善奖惩制度,奖罚分明。

  对超额完成自筹收入任务的单位,可以按增收额的一定比例提成奖励相关单位。可以设立“奖励专项基金”,对超额完成争取财政资金任务和科研、推广经费任务的主管部门,按超过任务数的一定予以奖励。对科研、推广主管部门可以按当年实际到账管理费的一定比例提取业务费。对校友会可以按接受捐款的一定比例提取公务费。对为募捐工作做出贡献的个人可以按捐赠额的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

  科研成果、专利技术转让纯收益,在学校、成果创造人所在单位、成果创造人之间进行分配,并实行分段累计分配。以科研成果、专利、专有技术对外入股,技术股本归学校所有,但股权收益可以在学校、成果创造人(专利、技术持有人)所在单位、成果创造人(专利、技术持有人)之间按比例分配。对外技术咨询服务、监理、监测、测试、分析、加工收入,可以按一定比例奖励业务联系人。

  对为学校筹措办学经费做出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可以给予必要的精神奖励。对超额完成收入任务较多或收入较上年增幅较大的单位,学校可以授予单项贡献奖。对争取经费、收入、捐赠资金年超过规定金额的人员,在聘期满后可以直接晋升一级,在聘期内评定专业技术职务或晋升工人技术等级者可适当加分。

  对负责收取水电费、房租费、资源占用费的部门,按照收缴额的一定比例增拨管理费;超过收缴指标的部分可以按一定比例提取奖金。每年对学宿费收缴率超过规定比例的学院进行提成奖励。凡是未完成学宿费收缴任务的学院,相应扣减经费指标。

  对未完成收入任务的单位,在年度先进单位评选中,实行“一票否决制”。对未完成收入上缴任务的单位,可以采取公布名单,直接从其与学校的结算款中强行扣除等措施,直至对其暂停办理一切结算业务,暂停提供其各种年检所需的证明资料。

  5.其他配套措施要跟上。

  应积极推行系列收费制度改革,建立成本分担机制。对校内单位的水电费、暖气费,实行按计量收费;对占用的公房、仪器设备、试验用地等,要实施资源有偿使用办法,按资源占用量收费。可以对学院(系)、直属、附属单位按不同比例减拨绩效工资,缺口部分由各单位自筹。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以及校办企业的绩效工资,经费全部自筹。以增强校内各单位对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

 

终审:段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