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网站 - 科学发展 - 处级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特色,全力打造与学校办学水平相匹配的专业出版社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特色,全力打造与学校办学水平相匹配的专业出版社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报告

出版社社长、总编辑    傅朝荣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总结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新成果基础上提出来的,是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认识的升华,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飞跃,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统领社会经济发展全局、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目前,在广大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一项十分重大的政治任务。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变化的国际环境中推动我国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落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迫切需要,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迫切需要。所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仅意义重大,而且十分紧迫。对于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武装头脑,推动出版业实现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我校出版社发展的现状及取得的成绩
  

  我校出版社是2002年3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复同意成立,2002年8月开始对外开展业务,2003年3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成立以来,我社始终坚持正确出版方向,立足高校,面向社会,把坚持为高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以及科技推广服务,坚持为“三农”服务,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作为出版工作的出发点。牢固树立“以质量立社、精品强社”的办社方针,努力走出一条“专、精、新、特”的发展之路。

  我社实行由学校出版社管委会领导下的社长负责制。全社现有职工18人,其中学校在编职工4人。年出版图书百余种,年图书销售码洋300万元以上。截止目前共出版图书500余种,品种涉及高校教材教辅、学术专著、农业实用技术图书、一般图书等4大类。在发展中逐步确立了以出版农林类各级教材为中心,以学术专著和农业实用技术图书出版为重点,以一般图书为补充的出版方向。出版的《兽医真菌学》为国家“十五”规划重点图书;《农林气象学》等4种教材被教育部列入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出版的《第十届国际荞麦会议论文集》相继被ISTP和CI收录;《桃树栽培新技术》被中宣部、农业部、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向全国推荐的优秀“三农”图书。2006年出版社还获得“全国新闻出版行业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版发行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专、精、特、新”的出版特色日渐彰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稳步提高。

  我社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逐步确立了以出版各级各类高校教材为中心的重点战略、以彰显出版特色,塑造企业形象的品牌战略、以加强出版队伍建设,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的人才强社战略。

  1、全面规划,重点建设,扩大影响,提高效益是教材出版的出发点。我社现承担4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的出版任务,自主开发了一批高职高专类教材。我社还与陕西省高职高专教育学会的联系,得到了出版经管类、信息技术类、电子技术类、机械类和汽车应用与维修类教材的政策支持。计算机类、经管类共20本教材的编写会已举行,出版工作正在加紧进行。同时教材的质量得到提高,发行数量也稳步提高。其中《饲料学》一书荣获第八届大学出版社优秀畅销书二等奖;《大学生军事理论与实训教程》、《新编体育与健康》、发行量均接近万册。

  2、精心打造农林专业图书出版是我社发挥特长走特色发展之路的正确选择。我社紧紧依托学校和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农业科教优势,学校人才和学科优势,坚持“以农为本、以农为先”的经营理念,带着感情和责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多出书、出好书,逐步形成以农业科技教育图书为品牌的出版特色和专业形象。目前,我社出版的服务“三农”图书已有四大系列、上百个品种,分别为《蔬菜优质高效生产新技术丛书》《果树周年管理新技术丛书》《农业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新技术丛书》《新农村建设实用技术丛书》,内容涉及农产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和经营等方面,这些图书突出科学性、讲求实用性、强调针对性,内容简明,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农民朋友买得起、读得懂、用得上其中《无公害苹果栽培生产技术》、《肉牛饲养新技术》被列为全国农家书屋必备书目(全国共100种,其中陕西3种,我社2种)、《园林苗木生产与营销》等53个品种被列为全国农家书屋推荐书目。这些图书面世以来,深受读者的欢迎,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

  3、加强出版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实施人才强社战略。加强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在全体员工中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阵地意识,切实把好出版关,牢牢把握正确的出版方向。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通过岗位培训,继续教育,业务讲座,以老带新等多种方式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同时实行资格准入制,要求从业人员必须按要求参加国家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取得相应资质,持证上岗。进一步调整学历和年龄结构。我社已连续3年招聘大学生到我社工作,输入了新鲜血液,实行能上能下的竞争机制,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加强。

  4、重视内部管理和制度建设,逐步建立和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出版社计划管理、财务管理、图书质量管理,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坚持“三审”、“三校”制,规范出版流程,进一步明确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加大对编辑和发行人员实行目标责任量化考核,细化了图书出版和发行有关奖励政策实施细则,有效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出版社的管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

  二、影响我校出版社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制约因素

  尽管通过多年的发展,我社的各项工作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依然严峻,这些因素若解决不好,将直接影响着出版社进一步的发展。

  1、发展的速度和水平与我校的地位不匹配。思想不够解放,运行机制不够灵活,改革力度不大,创新意识不强等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2、图书结构仍需优化。教材的基础地位还不牢固,品种和数量还需进一步加强并使之形成系列。实用技术图书种植、养殖类偏重,农村经济文化建设和农副产品深加工类图书偏少。

  3、编辑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不够合理,编辑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我社一线编辑人数偏少,且人员大多半路出家,编辑业务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另外高学历人才偏少,拥有编辑资质的人员的人数不多。急需加强编辑队伍建设以适应建设有特色出版社的需要。

  4、编辑的策划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发行力量亟待加强。我社编辑人员普遍存在市场意识不强,思想不够解放,满足于来稿加工,缺乏主动深入图书市场开发出版物的勇气和经验。受到农村图书市场现状和发行队伍素质的共同影响,图书发行工作局面始终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观。

  5、受地域因素的不利影响,出版资源受到限制,发行费用和成本偏高。我社是全国唯一不在中心城市的一家出版社。在人才、信息、物流配送、合作开发、消费市场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劣势,间接制约了我社的发展。

  三、树立科学出版发展观, 突出特色,全力打造与学校办学水平相匹配的专业出版社

  大学出版社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和出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先进文化生产力的重要方面军,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大学出版社在传播先进文化,传递知识信息,促进教书育人,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学出版社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走出一条稳健可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第一, 坚持以人为本, 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出版社是宣传马克思主义和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及时反映国内科学技术创新和国外优秀科学文化成果的阵地。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出版导向是出版工作的生命,越是科学发展,越是要牢牢绷紧出版导向这根弦。充分认识我们生产的精神文化产品对人民、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努力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服务,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从广大读者的需求和利益出发,克服以往工作中存在的盲目追求市场效益、本单位利益高于读者利益的不良倾向,在出版工作中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以人为本贯穿于出版的的各个环节之中。多出书,出好书,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实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提升和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

  第二,立足特色, 创造自己的品牌。打造品牌,突出特色是出版社增强核心竞争力有效途径。品牌是经过长期努力形成的受到大众普遍认可的企业和产品,特色是企业的独特行事方式和产品的鲜明个性。品牌和特色互为关联。品牌是特色的沉积,特色是品牌的外现,两者对受众有强大的感召力,因此,它们是企业的生命线,也是企业永远的追求。出版社要时时刻刻把眼睛盯在品牌和特色上,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大教材出版和学术著作的出版力度,全力为学校建设服务;积极响应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继续多出、出好服务农业实用技术图书,做精做细,使其形成特色,铸造农字品牌,通过不断努力,凸显本社的出版物品牌和鲜明的个性特色。

  第三,创新体制, 转换机制, 树立人才兴业的战略思想,为出版社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目前进行的文化体制改革,正是从体制和机制创新的层面全面推进出版产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步骤和环节。人才是竞争取胜之本,也是持续发展之本。因此,创造人才成长的环境,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永续不绝的人力资源对于出版社的发展十分重要。要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引进竞争机制,实施目标考核,制定图书质量考核和奖惩办法,实行量化管理,建立一整套科学可行的业绩测评体系,以适应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和发展环境。同时要尽快培养、引进、选拔并使用一批政治过硬、思想敏锐、业务精湛的图书策划编辑,一批具有市场意识和开拓能力的营销人才和一批懂经营会管理的职业经理人,做到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待遇能增能减;要通过各种方式强化培训,加强编辑出版队伍建设,提高编辑选题意识和策划能力,不断完善知识结构,促进知识更新,增强综合素质,以提高编辑的业务能力,另外我们还必须采用多种方式对全社员工进行培训,以提高全员业务素质,适应科技出版事业发展的新需要。进一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走以质量立社,精品强社的发展之路。

  只要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正确处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之间的关系, 制定和实施符合我校出版社发展内在规律的整体规划, 就一定能够提高我校出版社的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打造出与学校地位相匹配的专业出版社,实现我校出版社的更大繁荣和又好又快发展。 

终审:李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