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网站 - 创先争优 - 学习材料

创先争优活动简报信息摘编第54期

 

李源潮同志在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为民服务创先争优视频会上要求 做为民服务的先进标兵当群众称赞的优秀模范
经习近平同志同意,8月18日,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召开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为民服务创先争优视频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组长李源潮同志指出,要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以群众满意为导向,深入开展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比一比、赛一赛,争做为民服务的先进标兵,争当群众称赞的优秀模范。
视频会上,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卫生部党组书记、副部长张茅,湖南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黄建国,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党委书记姜建清,福建省石狮市公安局凤里派出所所长许铭坛,山东省临沂市公路局局长、党委书记江玉龙先后发言,分别介绍了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的经验和做法。
李源潮同志指出,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是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求的实际行动。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联系民生最紧密、服务群众最直接,要主动适应人民群众提高服务水平的新要求,在创先争优中突出为民服务这个重点,努力做到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服务作风明显改进、服务效能明显提高、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李源潮同志强调,要坚持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创先争优带来的新变化。要组织党员、干部和职工到农村去、到企业去、到社区去、到服务对象中去,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要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请群众评议,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积极推广亮标准、亮身份、亮承诺,比技能、比作风、比业绩,群众评议、党员互评、领导点评等基层创造的好做法,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争创活力,推动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在基层落实、在基层行动、在基层见效。
——中央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简报(第1427期 2011-08-23)
 
把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奋斗作为人生最高追求——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特邀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师昌绪
师昌绪,在科学界是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出生于1920年11月的他,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等,现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特邀顾问。2011年1月,荣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海外求学,为实现回国报效祖国理想而斗争。师昌绪成长于社会变革时期的旧中国,少年时期目睹了饥荒战乱和外侮入侵带给百姓的痛苦,在他内心深处,早就树立了“中国一定要强”的坚定信念。
1951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明令禁止学习理工、医学学科的中国留学生离开美国回国,师昌绪便是被明令禁止回到中国的35名中国学者之一。但他抱有回国报效祖国的坚定信念,于是开始了同美国政府当局的坚决斗争。他曾和印度联系想去做一名研究学者,以便通过印度实现曲线回国的理想。但随着中国在朝鲜战场上的胜利,美国当局进一步限制中国留学生离境,并把离境一律视为回国。在这种情况下,他通过印度大使馆把一封信转交给中国政府。1954年5月,在日内瓦国际会议上,这封信成为中国抗议美国政府无理扣压中国留学生回国的重要依据。为了赢得美国人民的同情,师昌绪又和中国留学生一起,写信给美国总统,明确提出美国不应阻挠中国留学生回国。1955年6月,美国政府在各方的压力下,被迫按照日内瓦谈判达成的“以美国空军战俘换回中国学者”为条件,同意一些中国留学生回国,其中就有师昌绪。
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人生的升华。回国后,师昌绪把国家的需要作为自己的志愿,服从分配前往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报到,以极大热情投入到国内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高潮之中。
“文革”期间,师昌绪受到很大冲击,受到非人折磨,被造反派诬蔑为“美蒋特务”,被打得皮开肉绽。但是,这些不公正待遇和折磨未能动摇他对祖国的一片赤诚和对中国共产党的信赖。他始终把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后来,他担任金属研究所所长,1979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正是在这一崇高理想和信念的激励下,他才能够正确看待困难时期受到的不公正待遇,才能够在科研道路上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成为我国高温合金的奠基人、金属腐蚀与防护领域的开拓者、世界著名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大师和战略科学家。
献身科技,把祖国繁荣富强作为人生唯一目的。早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工作期间,师昌绪就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300M高强度钢,成为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世界上最常用的飞机起落架用钢。20世纪50年代末,他提出发展铁基高温合金的战略方针,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个铁基高温合金808作为航空发动机的涡轮盘。60年代初,他领导了我国第一代空心涡轮叶片的成功研制工作,使我国航空发动机性能上了一个新台阶。
作为战略科学家,师昌绪在促进我国科技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1982年,他主持组建我国第一个腐蚀专业研究所。1994年,在他和其他科学家的建议下,中国工程院正式成立。他主持制订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制度并发布《项目指南》,组织进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历史上第一次学科发展战略研究,首次组织编撰出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成果选编》。1997年,在他的协调努力下,我国几个学会联合成立中国生物材料委员会。2000年,在他的倡议下,科技部在“863”计划中专门增设1亿元碳纤维专项研究资金,推动碳纤维研究工作。
如今,师昌绪虽然已过耄耋之年,但仍然坚持每天上班,孜孜不倦地忘我工作,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展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高尚的精神情操。

                                    ——中央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简报(第1486期 2011-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