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先争优推进“两个率先”的实践与思考
江苏省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
江苏把“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作为创先争优的最大实践,强调要树立高定位、确立高标准。
突出全局性要求,才能更好彰显创先争优的时代特征。
江苏坚持把创先争优融入科学发展大局,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创先争优的主线,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改革发展中作表率、作贡献。实践表明,只有与中心任务相融合,创先争优才能激发各方面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力量。
江苏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比较早、比较多。江苏主动回应人民群众新期盼,着力在做好群众工作、维护公平正义等方面创先进、争优秀,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实践表明,只有积极争创社会和谐之优,创先争优才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骨干作用。
创先争优是践行党的先进性的有效载体。通过形式多样的创争活动,促进广大党员强化党员意识,岗位争先锋、工作创一流,让群众感受到党在身边的先进性。实践表明,只有创在平时、争在岗位,创先争优才能落地生根,成为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的活力源泉。
创先争优也是精神品质的提升过程。江苏在“创新创业创优”精神基础上,总结提炼出“三创三先”新江苏精神,既体现江苏人现实精神状态,又体现未来发展要求,有力提振了推进“两个率先”的“精气神”。
突出实践性要求,才能更好增强创先争优的实际成效。
发展一线是创先争优的主战场,只有落实到一线、融入到一线,让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发挥在一线,创先争优才能出生产力。江苏省广泛动员各地各部门开展互学互比活动,全省13个省辖市和104个县市区普遍选标杆、找差距、定目标,对接省内外先进地区和华西村新经验,努力争当科学发展排头兵、争创科学发展新优势。
创先争优活动重点在基层,坚持面向基层、走进基层、扎根基层,才能获取深厚的社会基础。江苏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驻村住户作出示范,推动实现县处以上党政领导干部参与、所有村(社区)全联系、有重点信访案件地区落实领导包案“三个全覆盖”,“科学发展向上攀登、联系群众向下扎根”在全省党员干部中蔚然成风。
创先争优必须把为群众多办实事好事摆在突出位置。江苏坚持“关注不满意,追求更满意”,从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着手,较早在联系民生最紧密、服务群众最直接的行业系统,集中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通过“三亮三比三评”,不断擦亮窗口形象,受到群众广泛欢迎。
突出经常性要求,才能更好推动创先争优的持续深化。
在强化教育引导中激发自觉性。更加注重思想引领,引导党员始终以先进和优秀要求自我、激励自我、鞭策自我。注重行为引导,坚持领导带头、干部示范,为普通党员群众作出表率。注重典型引路,让每个党员都自觉向先进看齐、走先进道路、创先进业绩。
在丰富基层实践中提升影响力。把创先争优融入一线、融入生活、融入群众,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和推进方式,充分释放党内的创造活力,广泛挖掘全社会的巨大潜能,推动人人争先、行行领先、整体率先。
在完善体制机制中推动长效化。进一步总结推广履诺践诺、领导点评、上评下议等有效做法,着力构建经常性直接联系和有效服务群众机制,健全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行业系统党建工作体系,推动每个基层党组织建立务实管用的长效机制,努力实现创先争优制度化、常态化。
探索开展“联创齐争” 凝聚科学发展合力
国土资源部党组
国土资源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广泛开展部门与地方、部门与部门、部门与企业、部门与高校、部门与部队等相关方面的“联创齐争”,提升了国土资源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联创齐争”是对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方法的自觉运用。
“联创齐争”,自觉遵循统筹兼顾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从部门职责出发,统筹各方关系,兼顾各方利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科学发展合力。
新形势下,做好国土资源工作迫切要求充分发挥地方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作用,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新格局。国土资源部切实利用创先争优活动这一有利契机,努力构建“联创齐争”工作机制:一是针对破解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两难局面开展“联创齐争”,努力构建保障与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二是以让人民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联创齐争”,畅通为民服务渠道;三是以资源整合共享、协同联动共赢为路径开展“联创齐争”,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四是以共同培树宣传先进典型为抓手开展“联创齐争”,营造学先进、当先进的社会氛围;五是以“三进四同、两送一改”活动为载体开展“联创齐争”,加强党员干部党性锻炼、转变机关作风。“联创齐争”调动了相关方面党组织和党员的积极性,形成了整体合力,有力促进了工作。实践证明,努力凝聚各方共识,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是深入推进创先争优的重要前提。
“联创齐争”是为中心工作提供动力和保证的有效载体。
中央明确提出,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积极推进“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这就要求创先争优必须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和部门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国土资源部以“联创齐争”为载体,围绕国土资源管理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实践。如,针对当前公路、铁路、水利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违法违规用地比较严重的问题,与交通运输部等五部委联合开展“共建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活动,构建部门联动、信息共享和联合查处机制;组织部政务大厅与省、市、县四级国土资源政务服务窗口联合开展“打造满意窗口”活动,将分散繁杂、多层次的行政审批事项集成为网上报、审、批、查,精简了审批程序,提升了为民服务水平;组织9家单位与宁夏固原开展“9+1联创齐争”活动,对口帮扶边远困难地区地质灾害防治、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实施找水打井惠民工程。实践证明,“联创齐争”为完成中心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组织保证。
“联创齐争”是提升机关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有益探索。
中央和国家机关的特殊性要求机关党建工作走出机关、深入基层。
围绕部门中心工作,是深入推进机关党建工作的根本要求。“联创齐争”之所以有生命力,就在于为促进创先争优和党建工作与部门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提供了新的平台支撑和实现路径,使创先争优和党建工作真正在推动科学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坚持探索创新,是深入推进机关党建工作的不竭动力。“联创齐争”促进了部门与相关方面党组织和党员的协调联动,使党的建设“点、线、面”统筹互动起来,构筑了开放式党建工作新格局,使各方力量和资源集聚、叠加和放大,有力促进了科学发展。
强化党员干部执政意识,是深入推进机关党建工作的根本保证。“联创齐争”为强化党员干部执政意识、作风转变和党性自觉提供了新的实践载体,促使党员干部走出机关,沉下身子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
为做强做优中央企业提供坚强保障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
国资委党委围绕中央企业改革发展中心工作,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做强做优中央企业提供了强劲动力。
把创先争优活动与企业科学发展中心任务相结合,是创先争优活动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国资委党委探索将创先争优活动的目标要求与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相结合,把创先争优活动与推动中央企业“十二五”发展战略结合起来,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时期通过深入实施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国际化经营、人才强企、和谐发展战略,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总体目标。实践证明,中央企业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必须把创先争优目标具体化为做强做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措施,努力促进创先争优活动目标与企业科学发展目标相融共进,把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培育和强化创先争优精神转化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精神动力。
把创先争优活动与解决企业改革发展重点难点问题相结合,是创先争优活动取得实效的关键。国资委党委把创先争优服务中心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解决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上,放在解决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上。坚持把创先争优活动与贯彻落实中央“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结合起来,引导企业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等方面发挥主力军作用。2011年,中央企业实现了“十二五”的开门红,营业收入20.2万亿元,上缴税费1.7万亿元,实现净利润9173亿元,各项经济指标创历史新高。
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岗位职责相结合,是创先争优活动取得实效的基础。中央企业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注重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党员立足岗位创先进、履职尽责争优秀,调动职工群众争创热情,有效激发创先争优的内生动力。中央企业普遍健全完善岗位职责考评,开展党员“亮标准、亮身份、亮承诺”,“比技能、比作风、比业绩”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形成“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企业上水平、职工提素质”的生动局面。
把创先争优活动与为民服务相结合,是创先争优活动取得实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资委党委高度重视引导中央企业模范履行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中央企业进一步加强定点扶贫和援疆援藏工作,目前已有44家中央企业在新疆、40家中央企业在西藏开展各类援助帮扶工作,93家中央企业定点帮扶189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石油、电网、电信、航空运输、旅游等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的中央企业广泛开展“文明服务央企先行”活动,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经常化、普遍化、基层化。
把创先争优活动与企业党建工作相结合,是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取得新成效的根本保证。中央企业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适应企业改革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不断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内容、方式和载体,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截至2011年底,中央企业各级经营管理人才竞争上岗和市场化选聘达到59.5万人,公开招聘和竞争上岗成为中央企业选人用人的重要方式。中央企业把创先争优活动与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相结合,开展了基层示范党委、示范党支部、党员示范岗的示范工程活动,选树了一大批叫得响、拿得出、有引领作用的先进基层党组织,涌现了以吴大观、郭明义、陈超英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用榜样的力量引领党员群众创先进、争优秀。
党的群众路线在创先争优中的新实践新探索
陕西省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
创先争优活动以来,陕西省委围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主题,引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思路上向惠民富民汇聚,在工作上向为民利民倾斜,在作风上向亲民爱民转变。
“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是践行党的宗旨、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本质要求。
着眼转变作风强化宗旨。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是要组织动员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了解群众所想、所盼、所急,把群众智慧转化为做好工作的措施和政策,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
着眼富民强省凝聚力量。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是要使科学发展、富民强省成为全省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共识,使富民强省真正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
着眼促进和谐维护稳定。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是要加强对群众情感的沟通,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主动适应群众维护权益的新诉求,把影响基层和谐稳定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
着眼加强基层打牢基础。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是要推动基层党组织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使党员干部不断强化奋发有为、争创一流和务实苦干的工作作风。
“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基本要义是面向基层、服务群众。
坚持“三问”常态化倾听民意。“三问”即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是陕西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取得的重要经验。省委坚持把“三问于民”作为一项常态性要求,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干部沉下身子,倾听群众呼声,体验群众疾苦,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利益问题。全省各级党员干部为基层解决实际问题116.3万件,调解矛盾纠纷30.5万件,实施富民工程项目10万余个,让广大群众切身体会到创先争优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新实惠。
开展“三比一承诺”激发活力。陕西省委在全省党员中积极开展“三比”活动,即在“比学习”中对照先进找差距,立足本职创先争优;在“比服务”中优化服务功能,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在“比奉献”中激发活力,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生动局面。同时,不断深化和完善陕西首倡并在全国推广的党员承诺制。
2011年11月以来,陕西省委主要领导带头深入基层建立联系点,全省县以上党组织确定活动载体800多个。
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必须不断创新载体、构建长效机制。
创先争优活动一定要动员党员干部零距离接触群众、接地气锤炼党性。只有让党员干部带着真心和温暖,带着为民服务的满腔热情,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才能体验群众的劳作之辛、稼穑之苦,才能真正与群众融在一起。
创先争优必须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内容具体实在,方法简单易行,目标合理适宜,让党员干部好操作、好落实、能兑现;必须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灵活多样的方式,不断增强活动感染力和生命力;必须把为民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群众密切关注的生产生活难题,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活动带来的实惠。
创先争优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不能搞一阵风式的短期运动。必须建立健全干部下基层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机制,健全办实事、解难题、暖民心考评激励和督查落实机制,健全结对帮扶促发展长效机制,充分激发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内生动力,使活动务实管用、经常有效,真正服务于民、扎根于民。
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
河南省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
河南省委坚持在创先争优中抓基层、打基础,形成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科学化的驱动力量。
以创先争优为动力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深刻动因。
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需要有基层的实践基础。基层党组织建设科学化是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基础工程。只有深化创先争优,把基层组织建设置于科学理论、科学方法、科学制度下推进,才能使党的建设科学化获得载体依托和基础支撑。
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必须着力解决基层的实际问题。面对“四个考验”、“四个危险”,迫切要求通过深化创先争优,解决好部分党员先进性不强问题及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不足等突出问题。
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有赖于从基层开始创新工作方式。在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的环境下,基层组织工作还存在诸多不适应,迫切要求在深化创先争优中实现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的转变,在科学的构架下加强组织、提升水平。
以创先争优为动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科学化的主要抓手。
坚持在创先争优中转变思想观念,推动基层党组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河南省委认为,搞好创先争优活动,一定要紧贴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党员大省的实际,注重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实践中,围绕“做科学发展先锋队,当中原崛起排头兵”,掀起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
坚持在创先争优中创新组织设置,提高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水平。围绕发挥作用扩大覆盖,在农村,探索“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居联建”等模式;在非公企业,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和外出务工经商党员集中的地方;在社会组织,理顺党建工作机制、管理体制。
坚持在创先争优中加强队伍建设,保持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好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注重“选”、精心“育”、科学“管”,特别是着力“带”,实施“第一书记工程”,选派近6000名优秀机关干部担任贫困村、难点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吃住在村、一任三年。
坚持在创先争优中突破薄弱环节,着力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整合城乡党建资源,实施“扶弱培强”,抓两头、带中间,治散、治穷、治差、治乱,建设党建示范村、发展示范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谐示范村。
以创先争优为动力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基本要求。
始终把服务中心作为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根本方向,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科学发展的优势,把党的组织资源优势转化为科学发展的资源优势,把党的建设成果转化为科学发展成果,实现基层组织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
始终把发挥作用和群众满意作为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的价值取向,把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作为检验基层党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标尺。
始终把统筹推进和规范化作为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方法。通过统筹方方面面的力量,发挥方方面面的优势,有序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各个领域全面协调发展。
始终把党内创先争优带动全社会创先争优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科学化的不懈追求。发挥好群众参与的推动作用、先进典型的带动作用、群团组织的纽带作用,以党内学先进、争优秀的良好风气,感染、引领、带动广大群众,使创先争优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共同行动。
构建边疆民族地区创先争优长效机制
云南省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
云南省立足边疆民族地区实际,着力抓长效机制建设,及时把行之有效的做法提炼为制度规范,将一时之策变为经常之举和长久之计。
把准长效机制建设方向,是构建长效机制的立足点。针对贫困面大,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充分的实际,云南采取岗位建功、争先进位的活动方式,形成加快发展的目标导向,总结抗旱先锋行动、党员应急分队等做法,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加大党建带群建、群建服务党建的力度,构建党群共建推动发展机制,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融入发展、服务发展、推动发展搭建平台。特别是为实现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四个翻番、两个倍增”目标,在全省实施“跨越发展先锋行动”和农村“百万党员创业致富先锋工程”,把跨越发展的任务分解到基层、量化到党员、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有力推动了全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力求长效机制建设务实管用,是构建长效机制的侧重点。云南深入分析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建形势和任务,大力推广深化“云岭先锋”工程和“边疆党建长廊”建设、结合民族文化创新基层党建、内地州市与边境地区州市对口帮扶的好做法、好经验,强化边疆党建的合力,使边境地区基层党组织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坚强堡垒、维护边疆稳定的坚固基石,党员队伍成为脱贫致富的先锋、维护稳定的哨兵。云南探索党建网站集群、网上党支部、网络课堂、网络工作室、网上为民服务站等党建新载体,构建网络党建机制。总结基层党组织建设先进县(市、区)和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做法,每个党支部建立一至二项务实管用的制度。
增强长效机制建设的针对性,是构建长效机制的着力点。科学把握先进典型形成的特点和规律,注重在全省各行业各领域发现、挖掘、打造、推广先进典型,特别是认真总结学习宣传杨善洲过程中探索的巡回报告、新闻媒体宣传、分类主题实践、实地感受教育、建立教育基地、开展理论研究等做法,初步形成了学习先进、赶超先进、争当先进的动力机制。总结整体策划、版块推出、媒体宣传、社会宣传、网络宣传、案例宣传、整体联动的做法,构建宣传推广先进典型机制,使典型经验大众化、经常化、普遍化,实现了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以点带面、推动全局。
提高长效机制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是构建长效机制的关键点。云南不断丰富创先争优活动推进方式,细化、量化“五个好”、“五带头”目标,分行业定期开展评比,使创先争优活动经常化、制度化。认真总结昆明市晋宁县、丽江市、昆钢集团等定期对先进基层党组织授予流动红旗、对优秀党员评星定级的做法,形成“授旗评星”活动在全省推广,使“授旗评星”成为云南创先争优品牌。总结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公开承诺、领导点评、群众评议、评选表彰做法,构建创先争优推进机制。总结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行业主管具体指导,地方部门整体联动做法,构建联创齐争机制,实现创先争优常态化长效化。
确保长效机制基层欢迎群众满意,是构建长效机制的落脚点。云南从边疆民族地区群众工作的实际出发,深入总结各地各单位建设县、乡、村三级为民服务中心、民事代办服务等做法,构建为民服务体系。每年从省、州市、县(市、区)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选派1/5干部,组成新农村建设工作队。采取领导蹲点联户、部门挂钩联户、干部结对联户、建卡经常联户、设立党员责任区联户等方式联系群众,实现了干部全参与、农户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