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学院以疫情防控为契机,深入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专业特长,将信息技术创新融入本科教学、管理服务、思政教育全过程,以信息化引擎增加在线教学魅力,提升学院治理能力,激发网络育人活力,全方位打造育人新空间。
本科教学信息化 增加在线教学魅力
充分利用近年来开展混合式教学和多元化考核等教学改革实践积淀的经验,以丰富的在线教学资源和灵活的网络教学手段应对本次线上教学。依托计算机教学师生互动平台、程序判题系统、阅卷系统等4个自主研发的系统开展教学资源共享、师生互动等教学活动。在教学资源建设中,学院教师充分发挥信息特长,精心制作生动有趣的PPT、视频、动画等课程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计算机基础教学部着眼课前、课中、课后3个重点环节,打造计算机公共基础课在线教学闭环。针对师生空间距离大的特点,学院教师精心设计问卷,通过课前调查、课后反馈、总体评价等及时掌握学情,进行详实的数据分析,精准答疑解惑。通过分享电子版实验指导手册、录制实验操作视频等方式,保证所有实验课和理论课实验环节正常进行。
管理服务信息化 提升学院治理能力
积极探索发挥信息优势助力疫情防控工作的有效路径并在管理服务工作中积极应用。结合学校厉行节约号召,将所有会议、理论学习的文件资料上传到网络,参会人员扫描二维码即可在手机上查看和下载文档。进一步优化会议室智能预约系统,添加视频会议设备,从预约到开门再到会议均通过电子设备完成。在科研管理和研究生工作中,论文盲审、基金预评审等工作都迁移到“云端”完成。此外,学院还将添置红外线人脸识别测温门禁一体机,同时实现测温、门禁、签到3项功能。
思政教育信息化 激发网络育人活力
创新网络思政工作思路,整合挖掘网站、易班、新媒体平台、大学生政治理论学习专栏等网络阵地育人资源,进一步激发网络育人活力。在“西农信工”推出“信息在行动”“网络党(团)支部”等板块,发布推送50余期,做好思想引领和动态宣传,推出院长致全院学生的一封信,拉近师生情感距离。在大学生政治理论学习专栏推出疫情防控知识在线问答、爱国主义教育和劳动教育专栏,日均访问量1000人左右。每周撰写“舆情周报”供学院领导和学工干部参阅,准确把握学生关注的热点及思想动态,涵盖学业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学生成长全程动漫等优质网络文化作品正在紧锣密鼓创作当中。
编辑:王学锋
终审:郭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