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和科学研究的终极目的,是用知识与技能促进社会发展、报效祖国。希望同学们了解专业的本质,树立自信心,金融贸易战和新冠肺炎病毒肆虐充分表明生物学作为一项基础研究学科,对国家、社会经济增长是一种隐形财富!”许晓东老师在网络直播“空中课堂”中对大一学生说到。
为帮助大一学生了解专业内容、明确专业方向、树立专业自信,充分理解“学什么、怎样学、为何学”,引导学生将专业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将个人担当与国家命运相联系,打造“专业思想+思政育人”教育格局,近日,生命学院邀请许晓东教授作客“空中课堂”,以网络直播的形式为19级本科生分享科研心得,助力大一学生专业思想教育。
许晓东老师首先从个人科研经历出发,讲述了病毒中的朊病毒发现、研究及其背后意义,并围绕当前新型冠状病毒特点,引导学生从生物学角度认识免疫及病毒性疾病的疫苗生产原理。网络直播在互动交流中达到高潮,“如何科学选题?”“怎样有效处理科研与学习的关系?”针对学生在专业学科中的困惑,许晓东老师表示,科学研究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最大的乐趣在于搞清楚困扰心头的疑惑,接触科研,不仅要了解具体课题的含义,更要明白它在整个科学体系中的意义。他告诫学生,新冠肺炎疫情折射出生物学领域巨大的提升空间,“有些基础研究看起来与应用没关系,但它提供的知识,在未来的应用研究中将会不经意间显示出巨大的价值。而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最终都是为了促进国家与社会的发展。”
编辑:张晴
终审: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