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增进疫情期间学生观察社会、了解社会的能力,引导青年学子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将个人职业规划与国家未来发展紧密连接在一起,农学院以三个“强化”积极探索疫情期间劳动教育新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强化劳动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农学院面向全体返乡大学生开展“助春耕”农科学子实践行动。活动开展后,近100名返乡学子参与其中,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以实践者、志愿者身份协助当地合作社、村民开展春耕备耕等农事帮扶工作,期间作物遇到生长、病虫害、冷害等问题及时与学院相关专家远程联系,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解决方案,真正实现“云指导”。研究生还将学院科研成果、研究课题与家乡农业发展相匹配,引导村民们合理种植、科学防治。农学类2018级赵一悦同学年初发现家乡小麦出现旺长和病害现象,及时对田间小麦行距、株数、茎数、株高和叶片等性状进行调查并拍下病害照片,与学院小麦专家张睿研究员联系,张老师在观看照片并与赵一悦进一步详细了解情况后提出了解决方案。按方案进行一段时间田间管理后,小麦旺长及病害均得到有效控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同学们在“助春耕”的同时也提升了自身劳动能力。
强化劳动精神,培养责任担当意识。疫情防控期间,学院倡议有条件的同学积极参与到当地抗击疫情志愿服务中,用实际行动为打赢疫情阻击战贡献青春力量。截至目前,农学院共有60多名学生参与到抗疫志愿服务活动,负责防疫宣传、社区执勤、登记信息、区域消毒等工作。结合“创建文明教室”专项工作,学院在全体学生中开展“你我同行共创文明教室”活动,同学们制作主题海报、发出倡议承诺,并就如何创建、怎样维护献言献策,勾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文明教室。
强化劳动意识,提升自身品德修养。在全民抗疫的特殊时期,同学们纷纷“宅”在家中,为引导同学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最长”假期过得更加充实有意义,学院开展了以“居家劳动”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倡议同学们在家多劳作,积极做家务。同学们参与热情高涨,纷纷展示自己的居家小技能——交流打扫卫生经验、分享归纳整理小妙招、“炫耀”高超厨艺、展示居家学习环境等,征集到的劳动“掠影”通过学院官微进行展示,做好示范引领作用。
编辑:王学锋
终审: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