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聚焦院处

【农学院】将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

  抗疫期间,农学院党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抓实思想引领,抓活实践育人,抓新宣传载体,强化当代学子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意识,引导学生将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

  抓实思想引领,上好爱国课。为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共抗疫情、爱国力行”主题宣传教育工作,大力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学院结合工作实际,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上好爱国自信思政课。一是在学院微信公众平台推出”我爱我的国,我与国同行”专栏,普及国旗法、国徽法、国歌法,宣传国旗升挂、国徽使用、国歌奏唱礼仪等。二是组织师生通过朗诵、歌唱、绘画、微视频等方式,讴歌英雄壮举,现已征集到原创作品50余篇,农学类1801班28名学生接力录制防疫主题接力朗诵的微视频,致敬抗疫英雄,引发广大师生的强烈共鸣。三是18个党支部、25个团支部在“与国同战役,你我共担责”活动中主动发声,讲好农学人故事,传播抗击疫情的主旋律、正能量,在共抗疫情中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入脑入心。

  抓活实践育人,上好劳育课。抗疫以来,学院结合学科特色,引导学生运用专业知识为疫情防控贡献青春力量,激励他们把火热青春融入到祖国抗疫的伟大实践中,培养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一是号召青年学子纷纷行动起来,用实际行动为防控疫情贡献青春力量,共有60余名学生自愿加入到家乡防控疫情志愿服务队中,学院第一时间对志愿者进行线上采访并通过新媒体平台讲述志愿者“疫”线故事。 二是作为全国联盟、专委会主要发起单位之一,充分发挥实践平台育人优势,抗疫期间面向西北片区7所高校发起“全国农科学子助力春耕实践行动”,鼓励返乡学子充分发挥所学专业知识与技术,开展“云”宣讲、“亮”专业、“悟”担当实践活动。3月10日以来,微信公众号上线“春耕”专栏,至今共推出21名志愿者参与春耕的故事,在全院引起广泛反响。

  抓新宣传载体,上好成长课。疫情特殊时期,学院积极推进新媒体宣传阵地建设,统筹学院微信、QQ群、微博、易班等平台的有效融合,大力弘扬典型,由点及面辐射,引导学生自觉投身抗疫,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一是在“后稷有人”微信平台,常设“防‘疫’进行时”专栏,累计发布疫情防控推文92条,其中优秀征文《逆风而行的勇士》、原创微视频《疫情期间的宅家日常》《身边志愿者》、原创海报、书法等作品在新媒体平台陆续发布,引起学院师生广泛关注和好评。二是开发易班特色轻应用。在疫情期间,推出“见‘疫’勇为”“思政课大讨论”等有特色、接地气的轻应用,凝练思政素材,引导青年学子坚定“四个自信”。三是融合品牌创建,通过推进易班“一月一主题”,协同各类学生组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与团委学生会各部门、社团组织等联合举办形式多样的线上活动,打造易班工作品牌,更好地服务学生全面成长。

编辑:张晴

终审:郭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