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聚焦院处

【征文选登】(6)回到安康

  【编者按】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学校科教体制改革20周年,为凝聚师生团结奋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强大精神力量,按照有关工作安排,学校组织开展了主题征文活动。活动开展期间,各单位动员师生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结合学校科教体制改革20年发展历史,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撰写抒发爱国主义情怀,反映学校改革发展成就的感受体会。

  现将部分优秀作品予以选登。

回到安康

吉红

(一等奖作品)

  2006年夏季的一天,当我坐上开往安康的火车,穿过青翠的秦岭,第一次来到这座后来被李克强总理誉为“秦巴明珠”的城市的时候,绝没有想到,后面这十几年,我会和素未谋面的坐落在秦巴青山绿水间的这片土地结下不解之缘。也不会想到,后来安康同仁给在学校的我打电话时,会这样问,你什么时候回安康啊?显然,他们已经把我当作工作生活在安康的安康人了。

  那时我刚从日本留学回来两年多时间,恰逢学校在我国率先提出探索“大学推广模式”。老校长孙武学教授问我,你们水产学科能为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做些什么?安康在汉水上游,水资源丰富,你去看看吧。就这样,我就出发去了这座位于汉江上游、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涵养地的陌生的城市。当时的学院院长陈玉林教授给我做了具体的工作安排的同时,还给了我安康学院刘强教授的联系方式,他是我们动科学院的优秀校友,后来,刘教授以及安康的很多校友给了我很多方面的帮助。那些天正是那个季节最热的时候,我还记得当时的汉江边还没有现在安康“一江两岸”的盛景,傍晚时分,只看到岸边和浅水处到处都是纳凉的人们。那次的安康之行有将近一周的时间,安康市水利局和水产站的同志们陪着我,沿着汉江下瀛湖,走汉阴,上石泉,扎扎实实地了解了安康的渔业生产状况。

  后来,针对安康渔业产业建设发展的需求,安康水产试验示范站于2007年1月建立。站址选在了汉滨区的恒口镇,因为与安康市农科所以及安康学院的基地相邻,这一块地方被戏称为农业小硅谷。试验站初创时期也还是比较艰苦的。师生们住在只放张床的空空的房间里,为实施建设方案、引进品种等连续出差考察,半夜沿着颠簸的沿江小路到瀛湖,到示范点观察网箱匙吻鲟的摄食情况,现在想来,也是很有意思的。留在记忆里很深的事情,还有老校长找我去他住处天南地北地聊天,谈我的求学历程,谈对大学推广模式的思考,作为一个普通的教师,能和校领导这样近距离地沟通,有紧张,也有兴奋和欣喜。我和我的同事们下了决心,一定要把水产试验站建设好。

  当时确定的工作的切入点就是引入匙吻鲟。这条来自美国密西西比河的鲟科鱼类长着像船桨又像勺子把的长吻,体型奇特,颇让人过目难忘,当然,选择匙吻鲟更重要的原因是它生长迅速,肉质好,经济价值高,特别是它属于滤食性鱼类,可以过滤水中的天然饵料为食,既能净化水质,又可以减少老百姓的饲料投入,非常适合在位于南水北调水源地的安康养殖。后来,这条鱼成了安康渔业的一张名片,也成了我们试验站的名片,省上开现场会专门推介它,央视也来安康做了两期节目,我们出了一本匙吻鲟养殖技术书籍,我本人也应邀赴美参加了美国水产学会举办的匙吻鲟专题研讨会,并报告了匙吻鲟产业在中国的发展情况。我还记得安康市科技局孙伟庆副局长说过的一句话,要看一个品种引进是否成功,就要看百姓的餐桌上、饭店里能不能见到它,这是实实在在的证明。让人高兴的是,匙吻鲟在当地走上了餐桌,而且成了瀛湖库区农家乐,和一些安康饭店的招牌菜。而我们的这项工作初步形成研究成果,已到了2013年,用整整六年的时间。实际上,相关工作还在做,比如今年,我们才又结题了一个匙吻鲟项目。

  围绕匙吻鲟,有说不完的话题,其实这只是试验站工作的一部分。试验站的定位是以产学研紧密结合为特色的,开展产业服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国内外交流合作的多功能平台,我觉得,它也是大学教师完成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责的最好的地方。在这里,我们承担着本科生同学们教学实习任务,为硕博士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提供条件;我们承担国家及省市的科研项目,凝练科技成果;我们和来自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的同行交流合作;我们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平台,把我们研发、熟化的技术带到生产一线,交给秦巴国家级连片特困地区的养殖者,帮助他们走上产业脱贫之路。这些年来,我们交到了很多养殖户朋友,他们因为我们引进的新品种、新技术而致富,还带动周边的群众共同发展。我们也和安康的同仁在长期的并肩工作中结下了深情厚谊,他们把我们当成战友,我想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前面“回到安康”的说法。

  仿佛弹指一挥间,安康水产试验示范站建站已经12年了。12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生肖的轮回。回首望去,我最大的感受是觉得非常幸运,能够把自己这12年的年华汇入到我校“大学推广模式”的事业中去。“大学推广模式”是一项创举,它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及它的前身西北农业大学、西北农学院等,乃至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植根机体深处的“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文化基因所决定的一个伟大的行动,是“西农精神”的现实体现。十余年的时间,一所大学凝聚力量,一大批科教工作者深入一线,想产业发展之所想,急脱贫群众之急所急,百折不挠,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有目共睹的巨大贡献,同时,在这个工作中,培养了学子的“三农情怀”和实践能力,为国家贡献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其中的初心和坚守是值得赞叹的,这项工作无疑将在学校发展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我们这些亲历者,也必将为自己拥有这段经历而倍感自豪。

  巴山夜雨新,潇潇洒汉江,秦岭风再起,伴我回安康。“大学推广模式”在升级,试验站的建设工作在推进。我们作为第一代的试验站人,在祖国走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学校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历史时刻,还要不断努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学校实现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百年梦想做出应有的贡献。

编辑:张琳

终审:郭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