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聚焦院处

【水建学院】这是毕委会的十年

“用人单位招聘信息从哪找?我的专业可以去哪些企业?我在面试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这是同学们初入毕业季时常常提到的问题。水建学院涉及7个本科专业,学生群体基数大,对口企业涉及农业、水利、电力和建筑等多个行业,企业招聘需求和学生求职意向常常“擦肩而过”。

组图_副本.png

于是,水建学院毕业生委员会(以下简称毕委会)于2015年应运而生,成为了十年间学院就业工作的“先锋队”,也是探索学生自我服务的有效路径。

毕委会主要由毕业年级本科生组成,遴选素质过硬、敢当重任、全心全意为广大毕业生服务的学生骨干组建而成,负责完成对接企业HR、组织招聘会、就业信息整理与发布、就业指导帮扶等相关工作,直接对接就业指导教师、班级就业委员和求职学生,与班主任、导师、企业班主任形成就业合力,为学院就业工作保驾护航。

搭桥牵线促就业,躬行服务暖人心

毕委会是招聘会上的“职业经纪人”。

招聘会上火热的氛围,离不开毕委会背后的辛勤付出。 从招聘会前联系企业,到在公众号、就业信息群发布招聘信息,再到针对相应专业定向动员,再到招聘会场的整理布置,到结束后进行招聘信息总结,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毕委会的“穿针引线”。毕委会已然成为了同学们求职时的“第一联系人”,面试前的“暖心啦啦队”和信息梳理时的“就业百晓生”。

毕委会是连接企业与学生的坚实“信息桥”。企业对学院专业特色和学生思想动态缺乏了解,毕委会,热情地接待与解答,帮助企业快速了解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生优势特长,让企业走进会场时感到暖心,走近学生时感到熟悉。学生难以快速掌握企业基本情况、招聘计划和特色优势,毕委会化身企业的“代言人”,从学生的视角介绍自己眼中的企业,帮助同学们减少认知偏见,增添求职信心。

水建学院年均招聘会超过200场次,庞大的任务量背后是毕委会的成员们辛勤的付出,他们在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同时,用热心、爱心、恒心成就着一个个岗位的成功匹配,书写着一段段关于未来的青春故事。

朋辈引路破迷障,薪火相传助远航

毕委会也是就业指导中的“朋辈小老师”。

“你的关键词应该更加突出!你的个人信息可以更加简洁!”毕委会在简历辅导时总会给同学们精准的建议。秋招之前,在学院老师们的指导下,毕委会的同学们会反复修改自己的简历,自行检索许多简历制作注意事项,只为让自己和同学们在求职时可以少踩一些“坑”,慢慢地,毕委会就成了同学们眼中的“简历小达人”。每一年400余份的简历,是毕委会400多次的倾心助力。

选调生、西部计划、三支一扶、人才引进、军队文职、就业手续……就业政策宣讲,也充满了他们的声音。毕委会希望通过他们的努力,让更多的人正确认识到就业政策,帮助迷茫的同学少一些困惑,多一些选择。他们不仅通过微信公众号、QQ群发布宣传信息,同时积极邀请老师、优秀同学召开就业政策宣讲会,帮助同学们以更少时间、更低成本来缩小就业“信息差”。

毕委会也为低年级的同学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西农水建微信公众号上的“就业说”“星发布”,为同学们提供了优秀的就业案例和经验分享,这些就业“干货”帮助同学们提早确定就业方向,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成了许多同学“航行时的灯塔”。同时,毕委会联系各个党支部,开展行业内就业分享会,让就业经验更加贴近学生自身,更加精准有效,实现了年级间的经验互鉴。

青春作炬承薪火,赓续华章启新程

毕委会也是同学们心中的“青春榜样”。

历届毕委会成员基本实现100%就业,其中65%入职国有企业,20%在国内双一流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为水建学子提供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他们有的是党支部的支部委员、有的是学院团委学生会的学生干部,有的是班级里的班长、团支书、就业委员,有的是活跃在校庆等重大活动中的志愿者。为同学们服务的种子一直埋藏在他们心中,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点亮着就业服务中的“志愿蓝”,用心践行着“承大禹志 立德功言”的院训,用情帮助每一位同学成功就业。

他们不仅是就业的引领者,更是校园文化的传承者。在毕业晚会中,他们既是荧幕背后的“导演”,也是聚光灯下的“演员”,他们的身影活跃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学术竞赛、志愿服务还是文艺演出,都能看到他们忙碌而坚定的步伐。

一代代毕委会成员,用热情传递就业工作的火炬,用责任助力学院的就业工作,他们是就业工作的有力抓手,也是同学们眼中的“专家”。暑期,第十一届毕业委员会已经成立,他们将不负十个春秋的文化沉淀和精神传承,勇担毕委会的重任,迎接新的挑战,把青春的汗水流入就业服务的大河,赓续华章,开创新篇。

编辑:徐鑫

终审:刘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