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师生园地

【暑期实践】深入白族古村周城 探寻扎染古老技艺

  

队员在体验染色

向村支书了解情况

  

  巍峨苍山,秀美洱海,我们在彩云之南探寻神秘而又古老的白族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染。

  初到古村  虚心问询

  7月31日,赴云南大理市白族扎染文化调研服务队于清晨抵达大理市喜洲镇周城村,正式开展调研。首先我们来到周城村村委会,在村支书的介绍下,初步了解了扎染在该村发展现状--虽然许多作坊还在,但工艺上大多已与现代机器相结合,传统植物板蓝根制作的染料也逐渐被化学燃料所替代。随后,我们来到当地博物馆、扎染工厂,通过当地白族姐姐的讲解,进一步理解了扎染在当地人心中的重要地位及其所蕴含的民族信仰与文化。

  深入作坊  亲身体验

  8月1日-8月3日,服务队走进使用传统板蓝根染料的手工扎染作坊,细致深入的学习了扎染工艺制作流程,也亲身体验了一把扎染的乐趣。由初步的染料选料,到传统古老技法的绘制、手工扎花,再到浸泡、脱浆、染色……无不体现着白族族民的细心与智慧。当最后拆线、漂洗、晾晒后,看到同样的针法因为由不同的人扎而呈现出不同的花纹,我们不由得惊叹,果然如老师傅所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世界上也不会存在两片相同的扎染布”,这大概就是扎染能流传千年的魅力吧。

  走访调查  认真倾听

  8月4日-8月6日,队伍进入周城村的大街小巷,对当地居民展开关于扎染发展前景及现今所存在问题等方面的深入走访。我们沿着古朴的村落小道,对来往过路的居民进行采访和问卷调查,他们或是耐心讲解、或是驻足认真填写问卷、或是向疲惫的我们提供茶水,更有热情的白族奶奶将我们带至她家,为我们仔细解答了现代扎染的制作,要知道,她家做扎染已有30余年,可以说是见证了扎染技艺的时代变迁……这些热情的白族居民不但对我们的调研提供了很大帮助,还让身处异乡的我们有了一种家的温暖,收获了满满的感动。

  调研总结  感触良多

  通过本次深入调研,我们学习了扎染的基本过程,了解了扎染在白族文化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也发现了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在现代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面对民族传统工艺在现代化的浪潮中渐渐流失的窘境,我们大学生有义务、有责任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让更多的人了解扎染,将其宣传并发扬光大!

编辑:王婷

终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