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师生园地”设情感驿站、时事茶座、校园展厅、文艺花园、别样征途、中外书架等栏目。敬请广大师生及校友关注并投稿。投稿邮箱:xndxxbjzt@163.com(稿件请注明姓名学院专业班级联系方式等信息)
仲秋的榆林,凉意悄至,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台”的镇北台,屹立在徐徐的清风中,巍峨雄伟。
历史的笔触,掠过“九边重镇”之一的陕西榆林,一砖一石,一墙一垛,无不承载着百年厚重历史,见证着长城内外的沧桑巨变。千年前,古老的长城雄峙北方大地,抵挡千军万马;千年后,黄河涛声依旧,曾经的黄尘古道被掩埋,往日的烽火狼烟被时间冲散,长城化作璀璨的明珠散落在塞上榆林,留下了斑驳的历史印记。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作为万里长城第一台的镇北台,也是古城榆林宣传名胜古迹旅游文化的重点发展对象,如何利用文化资源打造出新的文旅名片,榆林市政府早已找到了相关的对策。
学生在榆林古城内演奏古筝
近年,榆林发起了“相约榆林,对话古城”更新计划,制定了一系列规划方案。按照计划,榆林依据城内“南塔北台中古城”的空间布局,采取了“针灸式”的保护开发方式,以此实施榆林老街改造提升工程,从而充分挖掘古城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渐进式”更新文化资源、更新商业业态。
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2024年,榆林市5个长城保护项目被纳入国家级重点项目。其中,镇北台长城文旅融合区项目投资约1.6亿元,主要用于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文物本体的保护修缮以及展示利用等。此外,榆林还通过开展“陕北榆林过大年”“清爽榆林”等旅游活动来丰富长城景区新业态,还因此带动了镇北台旅游业的发展。
镇北台建筑构造独特,布局严谨,充分体现了古代军事工程的智慧与匠心。五千多平方米的占地面积,恰似历史的宽广胸襟,承载着边疆的风云变幻。城垣内屋宇环列,为当年守台戍卒营房,现仍存遗址。台依山而建,巍峨挺拔,登台可望见台东北款贡城遗址及台西易马城遗址。
细观镇北台,台平面呈正方形,共分四层,通高30余米,内筑夯土,外砌砖石,底大顶小,逐层递收,形似宝塔,巍峨壮观。底层为基座,北墙长82米;南墙长76米;东墙长64米;西墙长64米,并四周围以墙垣,内墙高3.66米,,外墙高10米。东墙南侧置城门,东南内侧置砖铺马道,北墙与长城相连。
第二层高11米,周长130米,进深3米。二层台南墙石砌下碱中开设券洞,转台东外砌石踏步达三层,券洞横额石刻“向明”二字,北面石刻“镇北台”(已毁),均为万历时延绥巡抚涂宗浚所书。现“镇北台”三字为当代书法家魏传统所题。
第三层高4.3米,周长88米,进深2.4米。台南外砌砖石踏步达四层。第四层有正中原建砖木结构方形瞭望哨棚一间,清末坍塌。各层四面均围以垛口,垛口高1.55米,台地面青砖海墁。
登台远眺,碧空如洗、黄绿交错的沙漠绿洲,逶迤万里、气势磅礴的长城,生意盎然、欣欣向荣的古城风貌与历史人文交相辉映,共同织就了一幅灿烂无比的城市画卷。蓝天的高洁,沙漠的辽阔,长城的雄浑,映衬出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的和谐共鸣。
斗转星移,镇北台作为历史的记录者、边疆的守望者,集历史之厚重、文化之璀璨、建筑之雄浑于一身,以其巍峨之躯承载着岁月的洗礼,传承着历史的记忆,矗立于时间的轨道上恪守着千古不变的守护。登台者于此,既能饱览天地大美,又能体悟历史深邃,更能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连接古今的壮志豪情。
作者简介:赵嘉怡,语言与文化学院英语专业24级本科生
编发:孙楠皙
编辑:张彦杰
终审: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