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师生园地

【情感驿站】怀念父亲李正德

【编者按】“师生园地”设情感驿站、时事茶、校园展厅、文艺花园、别样征途、中外书架等栏目。敬请广大师生及校友关注并投稿。投稿邮箱:xndxxbjzt@163.com(稿件请注明姓名学院专业班级联系方式等信息)


父亲李正德离开我们已经38年了,他的音容笑貌不时在我们脑海里闪现。

父亲1915年出生于合阳县一个农民家庭,自幼目睹和经历了渭北高原缺水少粮的贫瘠生活,青少年时期就立志改变家乡面貌,先后在江苏教育学院、西北联大农学院、国立西北农学院求学,无论在哪里他都以农学为第一求学专业。1940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从此在西农为教学和科研献了一生。

父亲出身于农家,对农民、土地和生养他的故乡,有着深深的眷恋。只要是家乡的事情,他都满腔热忱回应和接待。1946年,时任合阳县县长请他回家乡,他毅然放弃在国立西北农学院任教的优厚待遇,出任合阳中学校长,两年时间,他重学重教,严谨治学,广纳有才学的年轻教师,不仅令合阳中学恢复了生机,并且大学升学率也名列当时渭南地区前列。至今当年的学生谈起他温文尔雅、坚强勤奋的风采仍然赞不绝口。

1948年父亲返回西农,在农学系从事教学工作。十年动乱时期,父亲受到冲击,八十年代平反后,组织上补发了工资。想着这笔钱能让家里境况好一点,可他回来从没说过,家里境况也没啥变化,我们也不敢多问。这个谜底直到后来舅舅到家里才揭开。原来他把补发的工资悉数拿出,给村上买了一台拖拉机。我们问:“一个拖拉机多少钱?”他不说,舅舅问:“村上给你收条了吗?”父亲严肃地反问:“要那个干啥?要记功吗?”

849391444707709075.jpg

李正德教授(中)与同事杨祥(右一)、王明岐(左一)等合影

这就是父亲,为家乡的付出从不张扬,从不自夸。也正因此,在他的追悼会上,合阳县政府五大班子代表都来了,家乡的人们没有忘记他。

父亲对待教学和科研认真严谨、一丝不苟。他专业基础扎实、学识渊博,且语言生动,主讲的“作物育种学”和“遗传学”课程理论性很强,相对枯燥,而他严谨而不失活跃,细腻而又不单调的方式让课程变得生动有趣,可容纳上百人的大教室常常无虚席,甚至连走廊也站满了学生。虽然他讲课时是一口陕西口音,但字正腔圆、清晰利落,他以渊博的专业知识和温文尔雅的风度赢得同学的爱戴,是师生公认的教学巨匠,曾多次被评为学校先进工作者。

20世纪70年代学校开门办学,近乎花甲之年的他奔赴延安、榆林从事教学和农技推广,后来有人问他陕北苦不苦时,他幽默地说:“是苦,但我本身就来自缺水少粮的苦地方,这不算啥,更何况我们是学农教农的,和农民在一起没代沟。”

1979年改革开放后,我国进入科学的春天,为了把失去的时间补回来,父亲几乎是没黑没夜工作,不仅承担教学和科研任务,还肩负着农学系行政工作,除了在家吃饭时能见到他之外,其余时间很难见到他。1984年,父亲辞去行政工作,专注于培养研究生和科研工作,看似在家的时间多了,其实对他来讲就是把办公室搬到了家里。

855444456162008015.jpg

1984年李正德教授在农一站试验田里工作

父亲治学严谨,生活自律端庄,他平时常常是一身深色制服,冬季是旧式的对襟棉袄,对子女要求严格。20世纪80年代,教育科研迅猛发展,师生求知探索的热情高涨,下班后、节假日前来家中请教、研讨的师生很多,父亲总是不厌其烦,热情接待,耐心讲解。叮嘱我们无论何时,只要有人来都要应声开门。当年陕南农技员小何在我校参加了育种培训班后收获不小,结业后常向父亲请教相关专业知识,几次来家中咨询,接触几次后,父亲得知其家境贫寒,所以后面他来时就直接让他在家中食宿。

父亲出身农家,深爱农学,也深爱学农学的人。他对学生的关怀无微不至,对年轻人的培养可谓呕心沥血。

1985年,父亲不顾酷暑炎热,坚持在家修改校内外研究生论文,那时家里条件有限,没有空调,他又特别认真,审阅论文时连标点符号都不放过,不顾我们再三劝阻,常常工作到深夜。论文审阅结束,他又召集学生到家里当面讲解并答疑解惑,直到学生理解掌握为止。

长达四十多天连续工作的劳累,父亲自觉困乏、低烧,我们几次劝他去医院看看,但他坚持要审阅完论文,所以耽搁了几天,等住进了医院,确诊为脑膜炎且为时已晚,就这样,父亲永远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一生挚爱的教学和科研。

父亲一生淡泊名利,刚正不阿,勤恳工作,甘为人梯,他的身上充分体现了一代老知识分子的风骨。

我们永远怀念他。


作者简介:李刚,学校场站服务中心退休职工

编发:卢芝颖

编辑:孟可菲

终审: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