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员在勘察土样
队员合影
本着践行“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宗旨,西农资源与环境学院积极组建“三下乡”志愿服务队——“赴兰州市榆中县土壤养分调研服务队”,队员们于2015年8月12日深入兰州市榆中县园子乡,开展为期10天的百合土壤养分调查的主题调研活动,旨在向当地农民介绍科学施肥和精准农业的种植理念,力图助推当地百合种植业的蓬勃发展。
正篇:调研出成果,实践出真知
园子乡--名副其实的兰州百合之乡,自古就有“甲天下”的美誉。百合作物本身具有颇高的经济收益,所以当地农民开始大面积种植百合。由于缺乏科学的种植理念,一些农户种植的百合开始大面积出现病害甚至死亡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不仅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而且对部分农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赴兰州市榆中县土壤养分调研服务队”深入山区基层,用科学的方法追本溯源,充分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一方农民的困难。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问题的关键所在,队员们顶着炎炎烈日,沿着崎岖山路在极具典型性的小岔村开展了全面调研活动。队员们就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百合种植方式及销路等问题走访了当地政府部门、村民,通过采访和问卷的形式详细地了解了百合种植的历史、种植规模、种植模式、施肥情况以及销路问题。经了解发现,该地区辗转已有二十年的百合种植历史,并长期保持传统的耕作方式,至今该地区百合的种植面积已达到两万亩。由于农民缺乏科学的施肥理念,一直以经验为主导,致使在种植过程中盲目性和随意性较大,进而导致“高投入,低产出”问题频发。
通过对采访调研到的各种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总结后,队员们结合前期准备的资料制定了一份极具针对性的科学施肥方案。第二天,队长集中向大家培训了“科学施肥”宣传的各项事宜,并将队员分为三组,分头向小岔村民展开撒网式宣传。由于居民居住比较分散,宣传活动一直进行到了傍晚时分。晚饭过后,队员们兴致勃勃地聚到一起,讨论各组今天的工作情况以及切身感受。其中一名队员很开心地谈到,“过程虽然累但很充实、很快乐”。
调研小插曲: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
整个走访调研过程真可谓一波三折。我们刚刚来到小岔村,怀揣着热情准备投入工作当中,然而村民们起初不了解我们的来意,很多人表现出了漠不关心的态度。在走访其中一家农户时,男主人生性腼腆,我们的到访使他有点儿局促不安。在队员们简短的自我介绍之后,男主人逐渐放下心理戒备,开始认真回答我们的问卷内容,当我们提及到百合种植的一系列问题时,他顿时像打开话匣子一般,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自己百合种植所经历的种种遭遇。作为一个百合种植的新生户,在眼下即将到来的收获季却遭受了百合大面积枯黄和病死的情况。讲到这里农户不禁垂下头来,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唉,三年的辛苦都白费了!”队员们对此也纷纷表示十分惋惜,不由自主地感到自己重担在身。不知不觉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小时,在这一家的调研活动已经接近尾声,我们临走之前,男主人满脸欣慰地说:“欢迎你们以后常来”。在走访了好多农户之后,大家将所遇到的问题仔细分析和汇总起来一并带回学校,借助学校的科研平台进一步寻求科学的百合种植方案。
中篇:专人指点迷津,助力调研成果
为了解园子乡现有的兰州百合种植情况,队员们抽出一天时间前去采访了现任乡政府的办公室主任——齐主任。就队员提出的问题他进行了详实的作答。在采访过程中,齐主任提我乡按照“政策引导、资金帮扶、科技助推、大户带动”的工作思路,向上级积极争取扶持资金,努力搭建产销平台,通过壮大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使百合种植真正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特色产业”。
经了解,乡政府积极探索,建立“合作社”的生产营销模式,极大地解决了农户销售难的问题;其次,政府还对百合种植户采用补贴机制,每亩地补贴一定数量的费用来鼓励农民种植,售卖百合;再次,园子乡政府又与联扶单位一起请来了甘肃省农科院的林玉红教授下到田间地头,现场为农民解答关于种植方面的疑惑;还组织干部集中学习,并将课程光盘分发给农民观看了解;近期一段时间,为进一步开拓销售渠道,园子乡还积极搭建网上交易平台,现已建成淘宝网络销售点,实现了网络电商平台的销售。
齐主任告诉大家“相邻的两块地,病根都不一样”,因此,想要精准的解决每户的问题,还要靠实地调查才可以。说到这里,齐主任也向队员们提出了希望,他希望队员们能够在本次实践中,本着学知识、找问题、办实事、解决问题的态度,真真切切体会老百姓的难处与苦处,将问题带到实验室,通过实验及向专家咨询等措施,找到各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反馈给老百姓,切实帮助到种植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经过采访发现,园子乡百合种植正处于政府—合作社—农民形成合力共同面对种植经验不断完善,销售模式不断更新,面对市场变化,弱化危机的关键阶段,相信勤劳勇敢的园子人民一定会克服困难,生产出优质的百合。队员们也将为此而做出最大的努力。
尾篇: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在为期三天的问卷活动中,小岔村人民不仅热情接待了我们,更是踊跃参与了活动。这不仅使我们顺利地完成了任务,而且切身体会到了山区人民淳朴的民风。在当地百姓及同学们的强烈邀请下,队员们经过商讨,最后决定以 “我的大学梦”为主题班会,为小朋友求学之路送上祝福与鼓励。当听到“我要走出大山,看看外边的世界”,看到他们对梦想的执着,队员们满满的是感动。在求知的路上,他们需要付出的更多,愿他们梦想成真。
班会在园子乡中心小学八年级一班如期展开,孩子们都提前来到教室,各个坐的整整齐齐,满心欢喜地期待着这一场思想交流。整场班会以“说出我的大
学梦”为主线,外加成语接龙、猜字谜、击鼓传花等小游戏为辅引导大家勇敢地开口说话,积极表现自己。简短的活动,队员们深深的被孩子们稚嫩淳朴的脸庞,为梦想而努力以及他们所处的艰苦条件而深深打动,纷纷表示要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加努力、更加珍惜,孩子们也深受鼓舞,对未来、对大学的梦想更加坚定了。最后,大家互留了联系方式,队员们希望在他们困惑的时候能够帮助他们。整个班会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落下了帷幕。
总结篇:把汗水变成珍珠,让梦想照进现实
在这次调研活动中,队员们就百合种植销售过程中的问题采访了当地百姓及政府部门,初步了解到百合销路及黄叶病是种植户面对的最大问题。队员们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兰州百合,让百合的销路更加宽阔,同时做到学以致用,通过实验解决问题。
此次活动不仅丰富了知识,更锻炼了个人,面对从未经历过的艰苦而又充满乐趣的农村生活,队员们在克服了生活习惯不适应和语言交流不顺畅的前提下,不仅体验了烈日下劳作的艰辛,上山下坡的艰难,同时也被西北农村的粗犷与开阔深深震撼,夜不闭户的淳朴民风让队员们对这里满脸黝黑的人民更增添了一份尊敬。队员们也以西农人“诚朴勇毅”的精神回敬着这里的一切,睡大炕,吃粗茶淡饭便成为了他们最美的享受。最后,队员们纷纷表示,此次实践活动极大的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在实践中升华了理论,也从理论中发现了实践的困难,深深明白要做到知行合一实属不易。
编辑:0
终审: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