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师生园地

【中外书架】读《李大钊最后的日子》有感

【编者按】“师生园地”设情感驿站、时事茶座、校园展厅、文艺花园、别样征途、中外书架等栏目。敬请广大师生及校友关注并投稿。投稿邮箱:xndxxbjzt@163.com(稿件请注明姓名学院专业班级联系方式等信息)


百年前,一封封红色家书情真意切,字字珠玑、句句箴言,让后人看到方志敏、夏明翰等老一辈民族英雄为中华之觉醒一路披荆斩棘、满腔热血的不变信仰。那些用淋漓鲜血唤醒蒙昧岁月的先驱离我们远去,一个觉醒的走向伟大复兴的中华民族,穿过历史的云烟蓬勃崛起。合上这本《红色家书》,最不能忘怀的篇目还是《李大钊最后的日子》。李大钊先生的求索,李大钊先生的坚定,李大钊先生唤醒民众的家国情怀和他的至死不渝、力挽狂澜,始终萦绕于心际,祖国不能忘记,人民不能忘记。

这篇文章让后人看到李大钊为中华之觉醒一路披荆斩棘,满腔热忱里不变的信仰。百年后,那位用淋漓的鲜血唤醒蒙昧岁月的先驱离我们远去,一个觉醒的走向伟大复兴的中华民族,古老而年轻的东方国度,穿过历史云烟,蓬勃崛起,峥嵘地走向未来,李大钊先生的求索,李大钊先生的坚定,李大利先生唤醒民众的家国情怀和他的至死不渝,力挽狂澜,祖国不能忘记,人民不能忘记。

李大钊先生参与了不计其数的变革,最终选择了一条能够真正挽救中国的道路,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当中,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救亡图存的运动之中,积极宣扬马克思主义 思想,在反动分子张作霖的围追下, 被捕进监狱,在写下一篇遗书告同胞们需要将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需要实现中华振兴富强之后,从容不迫地迎接了死亡。绞刑继续了三次,施刑长达40分钟之久,他们绞死了李大钊,却绞不死他的灵魂,他的思想,他的呐喊和无数个马克思主义的追随者。先生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将自身的名利安危抛之于脑后,舍生而取义者,应为如此吧。

打开《红色家书》,褐色的纸张仿佛经过漫长岁月的沉淀,向我们慢慢展开历史的画卷。家书字里行间句句啼血.没有表达自己想要活下去的愿望,所有的是对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期望,对中国光明未来的坚定。“大丈夫生于世间,宁可粗布以御寒,安步以当车,就是头断血流,也要保持民族的气节,绝不能为了锦衣玉食,就去向卖国军阀讨残羹剩饭,做无耻的帮凶和奴才”。正是这般的民族大义中国的脊梁,才在国家危难之时,爆发出强大的势不可挡的力量!


28.jpg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那年战火硝烟,今日和平盛世。百年之后的我们,有幸生活在和平时期。但不忘昨日的来处方能认清明日的去向,我们无需像李大钊先生一样的抛头颅洒热血,但我们需要像李大钊先生一样的担当,一样的埋头苦干。作为新青年的我们,绝不在沉默中消亡,要绽放自己的光彩。生于盛世年华,生于科技时代,我们便拿起科技的画笔绘就蓝图;生于日新月异,生于创新大潮,我们便用新奇的思想点亮未来。欣逢盛世,当不负盛世。

读李大钊先生,是深深地震撼,代马望北,狐死首丘,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做一颗火种,纵一灯如豆,也可累积成阳,乘一叶扁舟,纵一波三折,也可断绝江河。愿你我一样的中国青年聚在一起,指点江山。在风华正茂时,青春向党,崭露锋芒。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李大钊先生,这盛世已然如您所愿了。

作者:高淑华,经济管理学院会计2102本科生

编发:严芸燕

编辑:罗一诺

终审: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