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师生园地”设情感驿站、时事茶座、校园展厅、文艺花园、别样征途、中外书架等栏目。敬请广大师生及校友关注并投稿。投稿邮箱:xndxxbjzt@163.com(稿件请注明姓名学院专业班级联系方式等信息)
“这样,咱们乡亲们就不用挨饿了!”北绣山活动中心的舞台上,《扎根》舞台剧的演员们正在紧锣密鼓进行排练。临近我校90周年校庆,为了将这份“生日礼物”完美呈现给广大师生,他们精益求精,追求将每一幕演出发挥到极致。
这些演员都来自同一个地方——学校话剧团,其前身为话剧工作室,2013年成为话剧队,2019年升级为话剧团。如今,话剧团已有100多名成员,成功演绎了许多精彩作品,为我校师生呈现了包括《共产党宣言》《雕虫沧桑》在内的一场场精神、文化、艺术盛宴。
扎根:为校庆献礼
原创校史舞台剧《扎根》由大连艺术学院同我校合作完成,是继《雕虫沧桑》后话剧团倾情演绎的又一力作,是师生们向建校90周年的生日献礼。它以一位老教授与学生的对话贯穿始终,讲述了一代代西农人扎根西部,在兴农学农的进程上发光发热的故事,这部剧包括《序幕》《筚路蓝缕》《砥砺前行》《扬帆起航》四个篇章,以话剧表演为主,融合了舞蹈、合唱、腰鼓等多种艺术形式,激发师生爱校荣校的情感共鸣。
为了准备这份“生日礼物”,话剧团成员齐心协力,克服了重重困难,排练时间紧张,便利用好一分一秒;演绎时遇到瓶颈,便互相帮助。回忆那段排演的日子,话剧团团长陈家钢感慨万千:“排演的时间临近期末,当时许多同学都是一边复习一边挤出时间参加排练,但大家都没有怨言,而是为咱们每天取得的进展而高兴。”
今年6月份,《扎根》在北绣山活动中心完成了“首秀”,得到了校内外一致好评,陕西师范大学教授、著名文艺评论家雒社阳表示:“《扎根》是一部成功的校史剧。它以情景剧的形态,大写意的手法,俄罗斯套娃式的结构展示了西农90年的发展历程。原创歌曲《信仰之光》的大合唱,更是把全剧推向高潮,大气磅礴,震撼人心,让观众无不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90年辉煌成就喝彩,无不为西农人扎根西部的奉献精神感动!”
老教授(饰演者陈家钢)回忆饥荒景象
排练:忙碌中收获
对来自草业学院的张博宁说,出演话剧是她一个小小的梦想,这次能在《扎根》中圆梦,是十分荣幸的事情。问起在排演中印象深刻的事情,她表示表演时
也遇到过一些挫折:“我饰演的有一个角色是灾民,需要在台上表现出一种很非常饥饿的状态。走两步,然后摔倒了,然后又被扶起来,当时摔了很多次,腿都摔青了但是总是感觉摔不好,最后就是导演就是一点一点地教,我一点一点的练习,最后呈现出了大家都满意的效果。”
食品学院的赵雪洁负责饰演老教授身旁的学生,在多次排演中,她摸索出了一些表演的心得:“我们在排演的时候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是演的人带着惯性演,看的人可能也带着惯性看,这样次数多了,难以感觉到演出中的问题,我觉得表演时应该跳出这种惯性,时刻把自己融入到角色中,更深地体会他的精神状态,演一个角色不仅是出演他的戏份,也要时刻揣摩他的心理。”有了这些心得,她将自己的角色饰演得更上一层楼。
赵雪洁(左一)陪同老教授回忆峥嵘岁月
机电学院的孟子奇在《扎根》中饰演朱显谟院士,对他来说,表演不仅仅是表演,还是同杰出人物的灵魂、精神交流:“朱显谟老先生有一句誓言‘黄河不清,我死不瞑目’,每次演戏的时候我都会思考这句话真正的含义,体会朱显谟老先生对于治理黄河的执念和追求。”剧情中有一段是情感递进的长台词,展现朱显谟院士对前人的追望与自己治理黄河的决心,一开始,孟子奇不擅长换气,导致念出的台词气势不足,他为此苦恼不已,幸而,他生活在一个互帮互助的集体,经过与其他同学的多次交流探讨,加上自己日复一日的努力练习,他最终克服了问题。
赵洪璋(饰演者杨睿)抚摸亲手种下的小麦
表演:感悟中提升
《扎根》第一幕演绎了虚拟人物钟光文(原型校友邓力军)和余清怡的爱情故事,展现了西农青年的家国情怀。建校初期,钟光文去前线抗战,最终为国捐躯。第一次饰演这样一个爱国的热血青年,钟光文的饰演者刘丛烨既荣幸又感动:“尤其是第一幕最后结尾的时候,钟光文战斗到最后,中枪牺牲,他至死不屈,把我们的红旗立起来,那一幕令我印象深刻,我们有幸生活在和平的年代,不能安于现状,要为国家、为我们的社会、做出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
演员最后合唱
校党委副书记闫祖书表示,《扎根》不仅生动地再现了学校九十年来的光辉历程和卓越成就,更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真挚的情感赢得了西农师生的广泛认可和好评,有力助推了“看一次剧目受一次精神洗礼,演一次科学家一辈子践行科学家精神”的以剧育人浓厚氛围。
从建立之初,话剧团便扎根于校史,演绎了许多动人的西农故事,除了《扎根》《雕虫沧桑》等大型话剧,还有《嘉禾·国兴》等动人短剧作品,平日,大家常常一起讨论演出,互相交流监督,话剧团的壮大离不开一届届成员的努力,思想在表演中得到了升华,技艺在交流中得到了传承。
“九十年沧海桑田,不变的是西农人年年播种的金黄麦田,不变的是西农人‘诚朴勇毅’的赤子之心。”伴随着掷地有声剧末台词,又一次排演告一段落,但对校史的演绎将继续在这个舞台上呈现。以诚耕耘,用心献礼。相信置身于历史悠久的西农,我校话剧团也将继续扎根于校史,扎根于幕后,为师生们奉上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
作者简介:熊千里,水土保持科学与工程学院2024级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治理研究生
滑思涵,林学院2024级森林生态学研究生
编发:杨修鑫
编辑:孟可菲
终审:靳军